| 尚仪引见近龙床,御笔亲题墨色香。 幸得唱名居第一,沐恩舞蹈谢君王。 |
| 衣襟成墨色,面目带煤尘。 尽爱炉中兽,谁怜窑下人。 |
| 玉局老仙天下人,平生爱与石传神。 长江绝岛风涛里,千古常令墨色新。 |
| 雨老苔荒墨色昏,汉人两序姓名存。 六经丝竹升堂后,千古衣冠此地尊。 但使高文无废祀,只今扬马未招魂。 寥寥蜀学谁为倡,东去江流注海门。 |
| 闲中高趣傲羲皇,身卧维摩示病床。 活眼砚凹宜墨色,长毫瓯小聚茶香。 门无客至惟风月,案有书存但老庄。 问我东归今几日,坐看庭树六番黄。 |
| 身健心闲百虑轻。 秋晴未必减春晴。 晨窗暖日烘花气,午枕微风送鸟声。 韫玉砚凹宜墨色,冷金牋滑助诗情。 少年风味嗟犹在,虚道归休学力耕。 |
| 恩从清暑殿中传,凤翥龙盘墨色鲜。 何物老臣容拜赐,御风挟月下中天。 |
| 银笔曾烦赞此君,即今墨色俨如新。 因君细数登龙日,十九年前入幕宾。 |
| 春花秋月不同时,高节偏于墨色宜。 莫遣世间丹绿笔,等閒俗却岁寒枝。 |
| 我登峨嵋山,伟观天下少,观公惊俗句,更觉眉山小。 短章锋斩绝,大篇气深杳。 纸敝墨色渝,读诵不能了。 |
| 夜床风雨梦到处,东湖西山如接连。 安信喜随乌鹊后,雅怀知寄白鸥边。 轩窗春动花阴满,图史香浮墨色鲜。 个里诗书应有味,不妨兼读养生篇。 |
| 宸奎飞下九重天,凤舞鸾翔墨色鲜。 水石山云最佳处,殷勤一炷玉炉烟。 |
| 歌凤平生类楚狂,山城迟暮得深藏。 洗春雨过清阴合,掠水风生绿藻凉。 晨几砚凹涵墨色,午窗杯面聚茶香。 功名到手浑闲事,此兴他年未易忘。 |
| 凉州四面皆沙碛,风吹沙平马无迹。 东门供张接中使,万里来宣布袄敕。 敕中墨色如未乾,君王心念儿郎寒。 当街谢恩拜舞罢,万岁声上黄云端。 安西北庭皆郡县,四夷朝贡无征战。 旧时胡虏陷关中,五丈原头作边面。 |
| 重到招提十七年,吟题墨色又成嫣。 蟠虬老桧枝垂舞,像刻前碑石载镌。 留赋纵然常满壁,玄机竟莫悟枯禅。 道场法子丛居盛,奚复芦苍施钓船。 |
| 安期与羡门,秦汉迹已陈,不如东平公,一剑隐红尘。 醉歌题市楼,墨色粲如新。 叱吒兴风云,约束山川神。 从我者谁欤? 夜渡黄鹤津。 |
| 关路谁非观国宾,此君肝胆独轮囷。 故家遗俗欲坠地,博士议郎方要人。 久矣扁舟弄江月,往哉駸马踏京尘。 敕中墨色如鸦湿,日待东归一笑新。 |
| 池水澄辉散晓烟,定无墨色使名传。 几螺付与有诗客,免更书空重惘然。 |
| 黄公天下士,遇立绍熙年。 议论前修似,声名九牧传。 巨舟夷险济,拱璧始终全。 勇退先诸老,荣归总十连。 旌旄照关路,冠盖盛离筵。 内阁恩光重,宸毫墨色鲜。 任方分斧钺,归即珥貂蝉,病叟难为别,临期一怅然。 |
| 国家一从失西陲,年年买马西南夷。 瘴乡所产非权奇,边头岁入几番皮。 崔嵬瘦骨带火印,离立欲不禁风吹。 圉人太仆空列位,龙媒汗血来何时? 李公太平官京师,立仗惯见渥洼姿。 断缣岁久墨色暗,逸气尚若不可羁。 赏奇好古自一癖,感事忧国空余悲。 呜呼,安得毛骨若此三千疋,衔枚夜度桑乾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