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壁上春江万顷宽,锦囊遗墨幸重看。 功名世咱真多畏,贫贱交盟敢自寒。 新有诗声见侯喜,尽摅怀抱得苏端。 极知鼎食君家旧,未厌堆盘苜蓿餐。 |
| 奇哉王右军,下笔若神圣。 长戈与伏弩,无不从号令。 贤豪虽林立,帖敛孰敢竞。 师徒气扬扬,龙虎旗正正。 胜声塞宇宙,自昔无此盛。 赫赫犹至今,琐琐曷云并。 崇崇中秘书,济济士游泳。 墨宝收盈厨,来观遇已横。 始知前人迹,镌多自失劲。 纸素傥未坏,万古传莫竟。 一从归人间,梦寐不能更。 但媿将短才,辄尔接高咏。 何羞赵壹穷,... |
| 上党佛祠何可观,开元瑞物图高阁。 又有长廊古壁上,复是名辈题丹雘。 当时泥用丝作筋,意欲千载无剥落。 书奇画妙了不识,讹传墨土能治疟。 寺僧不惜人掐取,笔画遂缺如鸟啄。 後来好事恐磨灭,宝刀裁划泥如剥。 取之龛置绿板匣,使宝箱楮同美璞。 拂拭还看体势生,盘屈苍虬舞鸾鷟。 在昔不畏屋壁坏,今也常恐儿童扑。 夫君知我心所重,南归... |
| 仁祖康四海,本朝盛文章。 苏郎如虎豹,孤啸翰墨场。 风流映海岱,俊锋不可当。 学书窥法窟,当代见崔张。 银钩刻琬琰,虿尾回缣缃。 擢登群玉府,台阁自生光。 春风吹晓雨,禁直梦沧浪。 人声市朝远,帘影花光凉。 秋河湔笔研,怨句挟风霜。 不甘老天禄,试欲叫未央。 小臣胆如斗,侏儒俸一囊。 请提师十万,奉辞问犬羊。 归鞍饮月支,... |
| 翻覆于郎绵笥看,红边墨迹未曾干。 宫中怨女今无几,那得新诗到世间。 |
| 忆着胡居士,长看古佛书。 衡门惟老母,一饭共寒蔬。 墨迹多图鹤,山名爱画庐。 几回曾会宿,风雪满庭除。 |
| 眉山暮木拱,墨迹此淋漓。 风叶活欲动,霜根死不移。 老仙初画处,元佑太平时。 直节有如此,何缘入党碑。 |
| 白云亭构见浮图,贤尹标名意有余。 閒抱石岩禅客座,影笼墨迹宪台书。 玎珰玉溜无停响,潇洒琅玕不用疏。 登赏已知情放佚,飘飘应喜类相如。 |
| 长因风木起悲酸,省墓归来痛忍言。 虽得青衫聊子贵,浑惭白发负亲恩。 璜溪独有家居旧,萧寺寻来手泽存。 墨迹依然逾二纪,摩挲尘壁黯销魂。 |
| 五十一人忽少三,我闻陨涕江之南。 箧中都有旧墨迹,从此袭以玫瑰函。 |
| 林泉深处足烟霞,流水寒云八九家。 江客帆樯悬网罟,野人篱落带桑麻。 案头墨迹儿临帖,灯下车声妇络纱。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垆敲火试新茶。 |
| 诗题蔗境不题名,墨迹悬岩碧藓平。 游宦来看心忽悟,前身应是赵先生。 |
| 半生漂落江湖外,此日登楼花正开。 丹灶依然沈润水,珠帘空自挂瑶台。 昔年道士何时去,前度游人今又来。 点检洞门题咏处,几多墨迹篆苍苔。 |
| 青峰如屏高插天,悬崖积翠生云烟。 谁把王维旧墨迹,巍巍高挂安居前。 胜景应知世稀有,妙学丹青乃缩手。 嗟哉画有蠹损时,斯图寿比南山久。 |
| 门风是相门,积庆岂须论。 祖德书仪在,科名榜帖存。 政声闻牧竖,墨迹见花村。 物论将徵用,多应入谏垣。 |
| 金吾不必问行由,此去逍遥物外游。 半坞白云藏宿雾,一声横笛下归牛。 喜瞻杰阁三生像,藐视业林四海州。 为写濯缨疏拙句,谁言墨迹至今留。 |
| 结字清而峻,用笔精而稳。 虽笺以粉,而墨迹犹未损。 公之功名,予固未暇论。 而所谓书法,要必有所本矣。 |
| 小亭高岸上,危绝复何言。 墨迹唐丞相,诗牌宋状元。 山形连二华,河势泻三门。 吏隐真宜此,无穷景满轩。 |
| 墨迹扶疏冻未消,奇踪印纸镂刊雕。 花宜道韫吟盐絮,压倒刘叉冰柱谣。 |
| 师名自越彻秦中,秦越难寻师所从。 墨迹两般诗一首,香炉峰下似相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