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衮衮日不暇,看看岁又徂。 一生赋茅屋,几度换桃符。 天肯容吾老,人皆笑我迂。 玉溪何所见,时复问诗癯。 |
| 九日江亭上,谁怜老孟嘉。 要人看白发,不用整乌纱。 寄兴题桐叶,长歌醉菊花。 归心徒自苦,犹在楚天涯。 |
| 一区扬子宅,中有读书堂。 早觉儒风好,兼看野趣长。 籓篱带花竹,里巷接农桑。 安得茅三架,为邻住汝傍。 |
| 兴废从谁问,云烟过眼空。 吁嗟六朝事,想像半山翁。 百景饶君咏,三杯许我同。 登临无限意,多在夕阳中。 |
| 烹膻会宾客,花酒一时来。 愁逐歌声散,心随笑口开。 饮疑金盏漏,醉到玉山颓。 借问欢娱地,相逢能几回。 |
| 飘零敢说是诗人,故旧多居要路津。 穷贱交游谁复记,江湖踪迹早成陈。 无心涉世当归隐,有口逢人肯说贫。 家在翠屏山下住,茅庐虽小可容身。 |
| 兹楼非我有,久居如主人。 虽无往来客,青山当佳宾。 君看楼下路,三尺软红尘。 失脚踏此尘,汩没多终身。 |
| 畴昔交游密,暌违岁月多。 石屏今老矣,梅屋病如何。 世路生荆棘,家山足薜萝。 共寻深处隐,此计莫蹉跎。 |
| 小人足谄媚,君子无猜忌。 开口揄扬皆圣贤,满腹包藏尽仁义。 修辞复古振淳风,折槛触鳞彰直气。 善世既不伐,遁世亦无闷。 自同流俗混光尘,不与常人斗分寸。 展矣斯人欲见之,一夕辗转九回思。 终日踌躇无所遇,飒飒西风木叶衰。 |
| 吾年几八十,暮景不胜斜。 老鹤犹能语,枯梅强作花。 一心为死计,无意问生涯。 有酒时相过,东隣八九家。 |
| 千里长城手,如何在广州。 共谈天下事,莫上斗南楼。 瘦露封侯骨,忠怀报国秋。 丁宁北来雁,边信怕沉浮。 |
| 忍贫长傲世,风节似君稀。 死后女方嫁,峡中儿未归。 门人集诗藁,故卒服麻衣。 涧上梅花发,吟魂何处飞。 |
| 黄屋见闻远,朱门富贵忙。 屠沽思报国,樵牧解谈王。 能转祸为福,毋令圣作狂。 草茅垂白叟,尚拟见时康。 |
| 天族文章士,会稽山水州。 地灵钟秀异,人物信风流。 要自用卿法,如何与妇谋。 功名须早计,莫为海云留。 |
| 顷上山台谒,临行辱赠诗。 相思寸心在,莫讶尺书迟。 好月登楼夜,清秋落木时。 见君花萼集,梦到谢公池。 |
| 庆门今独盛,旧族有光华。 日坐不欺至,天兴积善家。 山林娱晚境,书史是生涯。 手种堂前桂,君看身后花。 |
| 万物久如渴,三冬一向晴。 时无腊雪下,夜有瑞雷鸣。 休咎占天意,悲欢见物情。 山禽何所感,烂熳作春声。 |
| 偶作榆溪客,还逢橘井仙。 多才出人上,笑我老吟边。 买锦囊诗卷,典衣供酒钱。 竹林青眼叔,常说仲容贤。 |
| 一晴良可喜,始觉好新年。 绿涨春前水,青开雨后天。 看花吾老矣,把酒兴悠然。 病脚妨行乐,三杯归醉眠。 |
| 车马喧临十二门,乐从闲处度朝昏。 诗书岂为功名重,轩冕何如道谊尊。 志士不能行所学,明君亦或讳忠言。 世间事事如人意,未必商山有绮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