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亭榭八九所,一筇随往还。 四桥朱槛外,三径绿阴间。 凿浅通流水,凭高见远山。 琴堂判风月,一笑得双鬟。 |
| 何以润泉号,取其清又清。 天游一丘壑,孩视几公卿。 杯举即时酒,诗留后世名。 黄花秋意足,东望忆渊明。 |
| 饿走抛家舍,从横死路岐。 有天有雨粟,无地可埋尸。 劫数惨如此,吾曹忍见之。 官司行赈卹,不过是文移。 |
| 无山可种菊,强号菊山人。 结得诸公好,吟成五字新。 红尘时在路,白发未离贫。 吾辈浑如此,天公似不仁。 |
| 扁舟何寂寞,绝不见人家。 无处沽村酒,何从问菊花。 溪山澹相对,节序谩云嘉。 牢裹乌纱帽,西风日又斜。 |
| 踏破白云登上方,自嫌尘土涴禅床。 千山月色令人醉,半夜梅花入梦香。 深谷不妨春到早,老僧殊为客来忙。 山童懒惯劳呼唤,自拗枯松煮术汤。 |
| 长舟不用柂,沙上木为蒿。 溪路湾环转,滩声日夜号。 居人不觉险,行客始知劳。 四望无平地,山田级级高。 |
| 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夜凉风动竹,人静月当楼。 浮世百年梦,他乡几度秋。 店翁新酒熟,一醉更何求。 |
| 短檐纱帽旧麻衣,铁杖扶衰步履迟。 老去分为无用物,客游谁道有归时。 丰年村落家家酒,秋日楼台处处诗。 生长此方真乐土,江淮百姓政流离。 |
| 去岁未为歉,今年始是凶。 谷高三倍价,人到十分穷。 险淅矛头菜,愁闻饭后钟。 新来慰心处,陇麦早芃芃。 |
| 遍访诸亭馆,苍苔掩旧踪。 十年如昨日,万象又秋容。 阅世存乔木,沿堤倚瘦筇。 何人杀风景,斫尽木芙蓉。 |
| 行坐自徜徉,吟声绕屋梁。 晓烟滋柳色,晨露发荷香。 以我一心静,参他六月凉。 渊明知此意,高卧到羲皇。 |
| 半空紫翠隔微茫,隐隐钟声落下方。 名胜直同天地老,青山不管古今忙。 散分瀑布烟霞润,点检苍松岁月长。 绝顶好云如恋客,尽教怡阅到斜阳。 |
| 去此十三秋,重来雪满头。 镜颜加老丑,诗骨带穷愁。 鸟语新晴树,人寻旧倚楼。 藏春门下客,一半落出丘。 |
| 端笏立朝日,肺肝倾上前。 把麾持节处,桃李满淮壖。 药石箴时病,蓍龟烛事先。 焦头与曲突,为计孰为贤。 |
| 地僻人稀到,山寒水欲冰。 闻钟知有寺,见犬不逢僧。 断垅森乔木,颓檐挂古藤。 斜阳照孤影,诗骨瘦崚嶒。 |
| 仲蔚蓬蒿宅,终朝只闭关。 无心与时竞,未老得身闲。 绿绕巡除水,青横隔岸山。 客来新酒熟,相对一酡颜。 |
| 何郎好兄弟,爱我往来频。 人作交游看,情如骨肉亲。 茅庵思共隐,蕙帐暖生春。 别后长相忆,寄书无便人。 |
| 雅志思行古,幽居不受官。 倾家为义举,竭力奉亲欢。 阅世开天镜,藏身作瓦棺。 闻知捐馆日,有梦跨金鞍。 |
| 荒城临残日,鸡犬三四家。 岂复古阡陌,但问新桑麻。 颓垣下多穴,所窟狐与蛇。 汉兵堕铜镞,青血为土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