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见堤边种柳初,重来高树满东湖。 交游太半入鬼录,歌醉一时逢酒徒。 夜雨总成流水去,春风能免落花无。 经行孺子亭边路,犹有沙鸥识老夫。 |
| 求名求利两茫茫,千里归来赋悼亡。 梦井诗成增怅恨,鼓盆歌罢转凄凉。 情钟我辈那容忍,乳臭诸儿最可伤。 拂拭丹青呼不醒,世间谁有返魂香。 |
| 庐山脚下开亭馆,柰此千峰百嶂何。 逸少大书池上墨,少陵狂作醉时歌。 碧荷秋老香犹在,好月夜深明更多。 五老揖君天上笑,把杯相对酌金波。 |
| 露门劝学首群公,石室还来复古风。 垂世文章崔蔡石,济时勋业管萧中。 持平愿取乘舟势,纳约先看补衮功。 力巩皇图知有道,先生心事与天通。 |
| 长亭短亭。 春风酒醒。 无端惹起离情。 有黄鹂数声。 芙蓉绣茵。 江山画屏。 梦中昨夜分明。 悔先行一程。 |
| 壶山好,博古又通今。 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直千金。 四海有知音。 门外路,咫尺是湖阴。 万柳堤边行处乐,百花洲上醉时吟。 不负一生心。 |
| 恰喜相逢又语离,愁于江上送君时。 清谈未了风吹断,白发可怜天不知。 樗木自肥伤竹瘦,海棠偷放笑梅迟。 黄堂若问痴顽老,老有登楼二十诗。 |
| 扁舟访旧入横塘,新柳今如旧柳长。 室迩入遥春寂寂,风流云散事茫茫。 纵题红叶随流水,谁弄青梅出短墙。 政是沈郎愁绝处,杜鹃不断叫斜阳。 |
| 一宿津亭睡不成,愁来物物是离情。 月轮高挂山河影,江浪巧为风雨声。 志士失涂为鬼笑,佳人泣血送君行。 塞翁得马非为福,公论如天久自明。 |
| 少泊石门观瀑布,明知是水却疑非。 乱抛雪玉从天下,散作云烟到地飞。 夜听萧萧洗尘梦,风吹细细湿人衣。 谢公蜡屐经行处,闻有留题在翠微。 |
| 何人妙笔起秋风,吹破枝头烂漫红。 翠羽飞来又飞去,一心只在蓼花丛。 |
| 高谈可听用心幽,灼见此翁非俗流。 鞍马破家还避世,田园得地肯封侯。 开窗修竹无由俗,绕屋青山总是秋。 门外短篱看亦好,黄金菊间碧牵牛。 |
| 袖剑飞吟。 洞庭青草,秋水深深。 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 问有酒、何人共斟。 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
| 七尺渔竿八十翁,钓丝轻袅荻花风。 功名未遂英雄老,人道磻溪即个中。 |
| 东园有佳趣,五马共登临。 介石见古意,月台延赏心。 虽然近城郭,元不远山林。 能使一州润,秀江秋水深。 |
| 樽俎忘佳节,衣冠肃广庭。 为民祈一雨,何暇赏双星。 五马无惭德,三龙合效灵。 前山好云气,早已动雷霆。 |
| 西风吹起莼鲈兴,八座归来有此山。 林麓两峰亭榭外,潇湘一片水云间。 天生景物四时好,人满乾坤几个闲。 语唤石屏非浪语,常思蜡屐共跻攀。 |
| 拌擞嚣尘上翠微,旁溪寺上坐题诗。 忽闻啼鸟不知处,细看好山无厌时。 风扫云烟开远景,人携香火谒丛祠。 客来千里登临意,说与时人未必知。 |
| 畴昔张旃过相时,相人争睹汉官仪。 未能劖刻燕然石,不忍摩挲书锦碑。 慷慨欲平千载恨,经营已叹十年迟。 要令阅古诗篇伟,好读车攻复古诗。 |
| 访衡山之顶,雪鸿渺渺,湘江之上,梅竹娟娟。 寄语波臣,传言鸥鹭,稳护渠侬书画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