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退琴堂动逸怀,间披烟霭访微才。 马嘶穷巷蛙声息,辙到衡门草色开。 风引柳花当坐起,日将林影入庭来。 满斋尘土一床藓,多谢从容水饭回。 |
| 公退琴堂动逸怀,闲披烟霭访微才。 马嘶穷巷蛙声息,辙到衡门草色开。 风引柳花当坐起,日将林影入庭来。 满斋尘土一床藓,多谢从容水饭回。 |
| 浪游不到北,佳节日穹南。 多谢栖鸾意,相期汎蚁酣。 桃源迷去路,玉尘失清谈。 寄语郑庄驿,难逃负约惭。 |
| 病躯终日困骄阳,正虑行行去路长。 多谢天公怜此意,时飞疏雨作清凉。 |
| 堪怜墳上舟难,争似山坳住舍安。 雷鼓喧呼人挽才缆,风鬟笑语女盘滩。 倦凭秫酒生春思,愁怯衾裘御夜寒。 多谢新诗慰牢落,灯前一笑病怀宽。 |
| 不知名利险,辛苦滞皇州。 始觉飞尘倦,归来事绿畴。 桃源迷处所,桂树可淹留。 迹异人间俗,禽同海上鸥。 古苔依井被,新乳傍崖流。 野老堪成鹤,山神或化鸠。 泉鸣碧涧底,花落紫岩幽。 日暮餐龟壳,开寒御鹿裘。 不辨秦将汉,宁知春与秋。 多谢青溪客,去去赤松游。 |
| 暂归只欲见湖山,多谢亲朋日往还。 但愧年衰筋骨惫,将迎容我片时閒。 |
| 儿曹曾上洛城头,尚记清波绕驿流。 却想山川常在梦,可怜颜发已惊秋。 辟书今日看君去,著籍长年叹我留。 三十六峰应好在,寄声多谢欲来游。 |
| 参稽道德本无言,不二门开阐古先。 多谢师尊传演教,要令后学悟真诠。 |
| 不耕何敢叹无囷,多谢先生早见倾。 望岁比同伤再潦,逢年今共快三霙。 光凝夜旦千山晓,势合高卑万壑平。 坐想袁安门未扫,洛阳谁复念孤惸。 |
| 西湖烟尽水溶溶。 一笑与谁同。 多谢湖边霜菊,伴人三见秋风。 两高南北,天教看尽,吴越西东。 趁取老来犹健,登临莫放杯空。 |
| 当年弹铗五陵间。 行处万人看。 雪猎星飞羽箭,春游花簇雕鞍。 飘零到此,天涯倦客,海上苍颜。 多谢江南苏小,尊前怪我青衫。 |
| 闲愁无奈指频弹。 芳景为谁残。 可惜良宵虚过,且容草草谋欢。 招要楚雨,留连汉佩,多谢青鸾。 浓艳暗香争暖,罗帷不用遮寒。 |
| 昔时乘障楚江边,信笔题诗度岁年。 岂敢嘲风仍咏月,只思问舍与求田。 归心虽似陶元亮,句法宁窥孟浩然。 多谢君诗过褒拂,愈令惭汗出如泉。 |
| 多谢徽州吴使君,新诗问劳意何勤。 无求已得心空乐,更作无心出岫云。 |
| 觅得个州儿,稍供彩戏。 多谢天公为排备。 一轮明月,酝作清廉滋味。 倾入寿杯里,何妨醉。 我有禄书,呈母年万计。 八十三那里暨。 便和儿算,恰一百四十地。 这九千馀岁,长随侍。 |
| 多谢吴中客,移花五亩园。 灰心劳远梦,茧足蹈前言。 定是黄金蕊,真须白玉尊。 从今付幽赏,不用赋招魂。 |
| 玉房金蕊。 宜在玉人纤手里。 淡月朦胧。 更有微微弄袖风。 温香熟美。 醉慢云鬟垂两耳。 多谢春工。 不是花红是玉红。 |
| 小桃花动著枝浓。 移得伴衰翁。 多谢天公怜我,一时染就轻红。 春光犹在,花枝未老,莫放尊空。 休倚半岩烟树,能消几度东风。 |
| 惟熊佳梦。 释氏老君亲抱送。 壮气横秋。 未满三朝已食牛。 犀钱玉果。 利市平分沾四坐。 多谢无功。 此事如何到得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