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蓟师反,中国事纷纷。 儒道一失所,贤人多在军。 鸟巢忧迸射,鹿耳骇惊闻。 剑折唯恐匣,弓贪不让勋。 方知省事将,动必谢前群。 鹳阵常先罢,鱼符最晚分。 步闲洺水曲,笑激太行云。 诗叟未相识,竹儿争见君。 殷勤越谈说,记尽古风文。 |
| 何处风光最可怜? 妓堂阶下砌台前。 轩车拥路光照地,丝管入门声沸天。 绿蕙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让花钿。 野人不敢求他事,唯借泉声伴醉眠。 |
| 紫微阁老自多情,白首园公岂要迎。 伴我绿槐阴下歇,向君红旆影前行。 纶巾发少浑欹仄,篮舆肩齐甚稳平。 但问主人留几日,分司宾客去无程。 |
| 致和知必感,岁旱未书灾。 伯禹明灵降,元戎祷请来。 九成陈夏乐,三献奉殷罍。 掣曳旗交电,铿锵鼓应雷。 行云依盖转,飞雨逐车回。 欲识皇天意,为霖贶在哉。 |
| 丛篁叫寒笛,满眼塞山青。 才子尊前画,将军石上铭。 猎声云外响,战血雨中腥。 苦乐从来事,因君一涕零。 |
| 夜泊湘川逐客心,月明猿苦血沾襟。 湘妃旧竹痕犹浅,从此因君染更深。 |
| 晴天度旅雁,斜影照残虹。 野净馀烟尽,山明远色同。 沙平寒水落,叶脆晚枝空。 白简光朝幰,彤驺出禁中。 息驾游兰坂,雕文折桂丛。 无因轻羽扇,徒自仰仁风。 |
| 凤吹遥将断,龙旗送欲还。 倾都邀节使,传酌缓离颜。 春碛沙连海,秋城月对关。 和戎因赏魏,定远莫辞班。 |
| 楚僧推后辈,唐本学新经。 外国传香氎,何人施竹瓶。 秋风别李寺,春日向柯亭。 大阮今为郡,看君眼最青。 |
| 筐封紫葡萄,筒卷白茸毛。 卧暖身应健,含消齿免劳。 衾衣疏不称,梨栗鄙难高。 晓起题诗报,寒澌满笔毫。 |
| 春城闲望爱晴天,何处风光不眼前。 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 兴来促席唯同舍,醉后狂歌尽少年。 闻说莺啼却惆怅,诗成不见谢临川。 |
| 襄阳青山郭,汉江白铜堤。 谢公领兹郡,山水无尘泥。 铁马万霜雪,绛旗千虹霓。 风漪参差泛,石板重叠跻。 旧泪不复堕,新欢居然齐。 还耕竟原野,归老相扶携。 物色增暧暧,寒芳更萋萋。 渊清有遐略,高躅无近蹊。 即此富苍翠,自然引翔栖。 曩游常抱忆,夙好今尚暌。 愿言从逸辔,暇日凌清溪。 |
| 严城吹笛思寒梅,二月冰河一半开。 紫陌诗情依旧在,黑山弓力畏春来。 游人曲岸看花发,走马平沙猎雪回。 旌旆朝天不知晚,将星高处近三台。 |
| 东望沧溟路几重,无因白首更相逢。 已悲泉下双琪树,又惜天边一卧龙。 人事升沉才十载,宦游漂泊过千峰。 思君远寄西山药,岁暮相期向赤松。 |
| 倾朝共羡宠光频,半岁迁腾作虎臣。 戎旆暂停辞社树,里门先下敬乡人。 横飞玉盏家山晓,远蹀金珂塞草春。 自笑平生夸胆气,不离文字鬓毛新。 |
| 北望高楼夏亦寒,山重水阔接长安。 修梁暗换丹楹小,疏牖全开彩槛宽。 风卷浮云披睥睨,露凉明月坠阑干。 庾公恋阙怀乡处,目送归帆下远滩。 |
| 都缘声价振皇州,高卧中条不自由。 早副急征来凤沼,常陪内宴醉龙楼。 锵金五字能援笔,钓玉三年信直钩。 必恐借留终不遂,越人相顾已先愁。 功成犹自更行春,塞路旌旗十里尘。 只用篇章为教化,不知夷夏望陶钧。 金章照耀浮光动,玉面生狞细步匀。 历任圣朝清峻地,至今依是少年身。 |
| 相印暂离临远镇,掖垣出守复同时。 一行已作三年别,两处空传七字诗。 越地江山应共见,秦天风月不相知。 人间聚散真难料,莫叹平生信所之。 |
| 王师劳近甸,兵食仰诸侯。 天子无南顾,元勋在上游。 大才生间气,盛业拯横流。 风景随摇笔,山川入运筹。 羽觞交饯席,旄节对归舟。 莺识春深恨,猿知日去愁。 别离花寂寂,南北水悠悠。 唯有家兼国,终身共所忧。 |
|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林树回葱蒨,笙歌入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