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坐扶桑大帝前,六铢五色照琼田。 直凌海面行空去,飒飒天风散紫烟。 |
| 山驾严装羽队分,敕书先下玉晨君。 明知不比人间别,亦自含凄望碧云。 |
| 西池南岳坐相邀,仿佛烟中白玉桥。 手炙鹅笙踏云路,灵音一半入琼箫。 |
| 王母行宫列宿分,九微灯艳紫元君。 玉楼金阙非人世,空水茫茫载白云。 |
| 西天西去指恒沙,东海东头枣似瓜。 斜日乍明秋潦尽,万人相送踏层霞。 |
| 家乡原在妙高峰,青桂红兰宛旧容。 童子笑迎猿鹤舞,洞门亲启白云封。 |
| 萧条无一事,日久坐茅斋。 古树不知岁,落叶常满阶。 凉风善多病,暮雨生秋怀。 南寺有良晤,清言独伤乖。 |
| 每忆幽寻到上方,铜炉石鼎漫焚香。 天花满座雨晴雪,空翠扑衣生昼凉。 龙化老翁求法语,鹤如童子守禅房。 别来江汉频回首,尘劫茫茫道路长。 |
| 黄纸除书下九天,岱宗西麓镇金田。 鹫峰肃肃臻多士,兰社熙熙抚众贤。 像室光华辉晓日,禅心清净擢秋莲。 山泉自此增高洁,云集十方结胜缘。 |
| 乾符天子万机暇,宫中扈从多儒冠。 玉堂开宴出晋帖,翠气荡摇山雪寒。 侍臣模写各臻妙,碧树琼柯相照耀。 令孜嗟叹至尊喜,内官拜舞宫娥笑。 日斜宴罢归内园,外门有事人不言。 君不见关东夜飞赤白丸,昭陵玉匣秋风酸。 |
| 道人近住支公古松下,梦与支公臂常把。 所谈惟有《秋水篇》,所见即是当年马。 将醒未醒闻马嘶,枕席才离眼复迷。 来参法席谈奇梦,影乱朝霞众已齐。 天花几散莲花顶,师即支公师未省。 丹青老手乏神通,难画松间梦时景。 日暮辞归乏筍舆,松花满脚路忘迂。 负来斗粟施香积,此是贫家明月珠。 |
| 身倚南屏隐,心将宗镜传。 杖藜过净寺,开藏惜残编。 幸得多人写,欣看万卷全。 阐扬须大士,弘演忆先贤。 谁继永明日,遥赡回耀天。 如公甘让席,杨尹肯辞筵。 同谒云栖祖,期闻《圆觉》诠。 沿江入山拜,投地掩泥虔。 交口勤三请,陈辞具十缘。 逗机如有待,应供岂虚延。 方丈都生草,圆袍见性莲。 他山并芜秽,此地绝腥膻。 但值狮扬... |
| 雪岭孤松老,曹溪滴水寒。 谁知今夜月,犹是昔时看。 |
| 发不如心白,形还似木枯。 众缘闲处尽,一念看来孤。 天已容疏拙,禅应离有无。 余生当落日,步步是归途。 |
| 静夜无月正中,清光何处不相同。 江南江北闲台殿,几个心闻晓寺钟。 |
| 夜深独坐事枯禅,拨尽寒灰火不然。 忽听楼头钟磬发,一声清韵满霜天。 |
| 万峰深处独跏趺,历历虚明一念孤。 身似寒空挂明月,唯余清影落江湖。 |
| 寒灯独照影微微,疏屋风吹雪满衣。 忽忆五台趺坐处,万年冰里一柴扉。 |
| 寒威入骨千峰雪,怒气冲人万窍风。 衲被蒙头初睡醒,不知身在寂寥中。 |
| 平湖秋水浸寒空,古木霜飞落叶红。 石径小桥人迹断,一庵深锁白云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