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样村僧,也甚奇怪。 身如椰子,胆似天大。 蟒蛇窟里安禅,猛虎穴中劄寨。 无端于微尘国里,转大法轮,声大法鼓。 却向刀山剑树上,成等正觉,弄者一解。 / |
| 朝朝只与磨为亲,推转我边无大法。 碾出一团真白玉,将归回向未来人。 |
| 经到玄科大法中,先持道德济阴功。 三清有路人难到,但守虚无一迳同。 |
| 伟哉大法师,逢难转坚牢。 不因登绝顶,争见白云高。 |
| ...正龙。 足趾未曾登绝顶,如何辨认嫡庶踪。 庶是旁枝为外从,嫡子必居堂奥中。 此是大法论嫡庶,未是穷源寻极致。 眼前大法既能明,更看嫡枝辨臧否。 譬如人家有嫡儿,或贤或否不易知。 贤者起家不肖败,嫡枝还更有妍媸。 到此须是牢著眼,切莫泥取嫡谓奇。 龙到成形方结穴,若不成形总虚设 |
| 喑痖痴聋病,求医大法王。 贪瞋无相体,正定得清凉。 达者通贤圣,迷情任意狂。 分明如是说,寂静有闲忙。 |
| 无义汉,谁识你。 口吃耳聋,驴拗到度。 一气转一藏,是非终难洗。 大法下衰,污人唇齿。 |
| 法中王,最高胜,一微尘裹光无尽。 无边身相入微尘,转大法轮常普应。 |
| 风标闲淡易为安,晋陕应忘道路难。 学似海收天下水,性如桂奈月中寒。 素心已向新书见,大法常留后世看。 自送西舟江上别,孤怀经岁未能宽。 |
| 定忆婆娑树,双垂满地阴。 春风吹社燕,归意逐淮禽。 帆落横江尽,门开小院深。 先挝大法鼓,续震海潮音。 |
| 春秋万古一權衡,笔削昭然揭日星。 道贯百王垂大法,义先五始定常经。 是非褒贬寓深意,理乱安危烛未形。 内夏外夷归一统,烨然治象炳丹青。 |
| 老师身今七十六,老师心亦七十六。 梦中沈却大法船,文殊顿足普贤哭。 |
| 东府尊儒日,中州进学初。 牲牢奠商後,典籍讲秦余。 大法存无外,群英乐自如。 时凭游圣末,来驾折辕车。 |
| 急急回头。 得得因由。 物物更不追求。 见见分明把个,般般打破优游。 净净自然莹彻,清清至是真修。 妙妙中间通出入,玄玄里面细寻搜。 了了达冥幽。 稳稳拈银棹,惺惺驾、大法神舟。 速速去超彼岸。 灵灵现住瀛 |
| 厚重如山,宽大如海。 丹青有神,莫拟其踪。 僧繇笔妙,虽状共迹。 如上国这春归,香风四吹。 如银蟾之出水,万象敛影。 显三教融通,大法之宗主者也。 |
| 宝界凝三岛,雕台绝四乡。 江心悬法镜,渡口出慈航。 塔镇龙王藏,龛依雁子堂。 溅涛销画彩,隐岫湿炉香。 夜榜投僧火,春帆引佛光。 已闻潮是梵,宁指蜃为梁。 咒食灵鼋喜,斋心老桧凉。 望来炎暑薄,歌罢海天苍。 素爱中泠水,兼依大法王。 誓当涤尘袂,高卧片云长。 |
| 月公别我浮三峡,欲往南中求大法。 此行初为梅州老,过岭障烟恐难狎,挂帆胜指古鄱阳,骥子凤鶵亦称甲。 十年故人我尚记,平视诸方气尝压,玉剑无声血千里,肯就铜盘后先歃。 相从学道须究竟,半字落耳汗沾洽。 宗师语言岂不佳,世间传写空盈夹。 归来趺坐举其要,莫话衡庐与苕霅。 |
| 高敞山斋立乳巅,飘飖云驭聚群仙。 百灵听讲开坛夜,大法将临报语宣。 |
| 休问因缘,各做修行。 古人言、两句堪听。 人人有分,个个圆明。 但事情疏,心情净,达长生。 元气盈盈,大法成成。 *初观、日月停停。 光辉莹莹,龙虎平平。 觉本真真,常寂寂,永宁宁。 |
| ...,金仙俨垂裳。 悬知天壤间,异事不可。 嘉与甯川,二像遥相望。 怒涛乔岳中,涌出大法王。 奇怪岂人力,窥测固渺茫。 ,藤萝罥幽香。 夜深龙这礼,宝炬胜霞光。 我生西南陬,薄宦游东方。 睹此两奇绝,傥怳如痴狂。 由来豪放词,不付白面郎,矧此无尽藏。 绮语未足偿,小诗勒岩阿,相与石像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