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忧国心深为爱君,爱君须更重於身。 口中讲得未必是,手里做成方始真。 妄意动时难照物,俗情私处莫知人。 厚诬天下凶之甚,多少英才在下尘。 |
| 凌晨览照见皤然,自喜皤然一叟仙。 慷慨敢开天下口,分明高道世间言。 虽然天下本无事,不那世间长有贤。 自问此身何所用,此身唯称老林泉。 |
| 爱君难得似当时,曲尽人情莫若诗。 无雅岂明王教化,有风方识国兴衰。 知音未若吴公子,润色曾经鲁仲尼。 三百五篇天下事,后人谁敢更讥非。 |
| 奸老革天下,宁有多许贼? 潼关以东大有人,悔不尽杀江都民。 民不欲多多即乱,安得龙舟数千夫八万。 君不见江都城外人图侬,那能更到丹阳宫。 |
| 引目遥空碧玉屏,清风入座冷无尘。 斗傍句得一仙客,昴入名存五老人。 云雾散收无限意,林峦生落几番新。 庐山景物绝天下,盍倒尊罍醉坐宾。 |
| ...纬悲,谋国自有肉食辈,干卿甚事,胡乃长叹而累欷? 覆巢之下无完卵,智者怵惕愚者嬉,天下兴亡各有责,今我不任谁贷之。 吾友荥阳郑秋子,志节卓荦神嵚崎,热心直欲炉天地,视溺己溺饥己饥。 少年学书更学剑,顾盼中原生雄姿,此才不学万人敌,大隐于市良自嗤。 一槎渡海将廿载,纵横商战何淋漓,眼底骈罗世界政俗之同异,脑中孕含廿纪思想之瑰奇。 ... |
| 脱旧著新金谷客,力能除蛟并白额。 家养飞飞角傅翼,天下风尘儿亦得。 调才疾足长叹息,御卿无权挽无力。 可人可人与游辟,出门实繁九千跖。 |
| 天下名山说武夷,高峰晴树碧云齐。 望穷石鼎疑无地,行到山根却有梯。 茅屋成村多卜隐,草书悬壁半留题。 几时扫断红尘路,一叶渔舟九曲溪。 |
| 桥压神龙三四秋,良材应是鬼神搜。 猿猱争饮涧中水,草木不知天下秋。 隐士闲行随白鹿,道人长往驾青牛。 灵源自与天河接,谁信江淮是末流。 |
| 自来京口足清游,天下闻名只此楼。 山结人愁成北固,江和客泪向东流。 痕留很石传千古,望断中原知几州。 有景虽多非可乐,明朝准拟渡瓜洲。 |
| 一舸西风到水乡,半痕残月浸沧浪。 湖中有影浑如画,天下无桥似此长。 题品垂虹多古作,去来征雁带秋霜。 三高千古英灵在,经过祠前菊正黄。 |
| 仲舒旧事无人记,家令风流一世倾。 天下何曾识真吏,古来几许尚虚名。 |
| 永州澹岩天下稀,山灵妙斲涪翁知。 蹲猊翔凤献颖异,中有仙佛来娱嬉。 我生骨相冰雪,心境相生怿悦。 缘轻自笑来已迟,犹见岩前古时月。 |
|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试砚时。 玉未琢前犹索辩,金轻煅后更何疑。 当时掉臂人皆笑,今日摇头谁不知。 天下凤凰飞处别,尧夫非是爱吟诗。 |
|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不强时。 事到强为须涉迹,人能知止是先机。 面前自有好田地,天下岂无平路坡。 省力事多人不做,尧夫非是爱吟诗。 |
| 长忆当年归弊庐,未尝三径草荒芜。 欲为天下屠龙手,肯读人间非圣书。 否泰悟来知进退,乾坤见了识亲疏。 自从会得环中意,闲气胸中一点无。 |
| 知尽人情天岂异,未知何啻隔天地。 少时气锐未更谙,不信人间有难事。 知尽人情与天意,合而言之安有二。 能推已心达人心,天下何忧不能治。 |
| 诗成半醉正陶陶,更用如椽大笔抄。 尽得意时仍放手,到凝情处略濡毫。 鲁阳却日功犹浅,宗慤乘风志未高。 写出太平难状意,任佗天下颂功劳。 |
| 天下最强惟理义,英雄颠倒莫能为。 依依一楼人心在,天命於斯自不违。 |
| 烝烝我后,享献惟夤。 躬酌郁鬯,跪奠明神。 孝莫孝乎,配上帝亲。 敬莫敬乎,教天下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