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厌城居适野情,搘筇蹑屐傍山行。 人间多少险巇路,纵是天平还不平。 |
| 旧游彷佛记三年,轰饮题诗夜满山。 山上白云应解笑,又将尘土涴朱颜。 |
| 春雨新晴上翠微,三年两过洞天扉。 尘踪不得多时住,又向云间一宿归。 |
| 胜景奇踪烂漫游,归鞍欲上重回头。 山禽于我情何厚,逐马声声似见留。 |
| 二十三年再入山,此山于我有前缘。 时人不用怜衰病,天与丹房一线泉。 |
| 白云岩静最深隈,泉溜泓溶石窦开。 宿雾不生澄晓月,残风轻漾蛰寒雷。 源从天汉星边落,流自鳌峰海上回。 莫谓无心事奔注,曾随霖雨下山来。 |
| 孤馆无人慰寂寥,感时情抱楚旌摇,纵横著的秋声起,早晚连空杀气消。 衰鬓已同潘骑省,壮心犹羡霍嫖姚。 誓江义勇吾家事,不得提戈静虏妖。 |
| 踏开松径几层阴,一勺寒泉洗客心。 高处天风吹面泠,险边石磴警人深。 祠尊范像香烟润,碑刻唐诗藓晕侵。 鸟道更能幽绝处,恨无足力可登临。 |
| 为谒先儒马鬣茔,倚藤得得上天平。 直疑寺外崚嶒石,犹是胸中数万兵。 松障四开心目快,山泉一歃骨毛清。 坐间恰动思亲念,隐隐白云何处生。 |
| 枯梅一树半斜欹,绕匝行行欲咏诗。 忽觌季难遗墨在,西风吹泪满髯丝。 |
| 出拥朱轓就镇雄,须句封国济亭东。 干旄光动奎躔外,阃节权并鲁分中。 两绶鵰鹰纹异绣,半符鱼虎佩兼铜。 朝廷慎重惟良选,定有能声惬帝衷。 |
| 万物天地间,或有奇胜跡。 见赏能几人,不止今与昔。 吴门多好山,天平为峻极。 旦暮常白云,表里皆珍石。 烟岚十里光,松桂四时色。 我因一纵游,烦襟为开释。 感古怀君子,翻然长太息。 乐天赏云泉,诗章何历历。 垂今数百年,继者漠然寂。 间遇希文来,双旌守乡国。 行春三镶原,吟哦尽所得。 子美天与才,寻幽多采摭。 赋百五十言,... |
| 近来好事数中郎,笑指秋山学楚狂。 绝顶去天应咫尺,回头平楚祗毫芒。 步侵猿鸟双藜杖,吟蓄云烟一锦囊。 日并尘游疏逸驾,自怜丘壑意空长。 |
| 霜桥冰涧净无尘,竹坞梅溪未放春。 百叠海山乡梦熟,三年江路旅愁生。 松楸永寄孤穷泪,泉石终收漫浪身。 好住邻翁各安健,归来相访说情真。 |
| 灵泉在天半,狂波不能侵。 神蛟穴其中,渴虎不敢临。 隐照涵秋碧,泓然一勺深。 游润腾云飞,散作三日霖。 天造岂无意,神化安可寻。 挹之如醍醐,尽得清凉心。 闻之异丝竹,不含哀乐音。 月好群籁息,涓涓度前林。 子晋罢云笙,伯牙收玉琴。 徘徊不拟去,复发沧浪吟。 乃云尧汤岁,盈盈长若今。 万里江海源,千秋松桂阴。 兹焉如有价,... |
| 访旧光阴二十年,残僧相对两依然。 木兰已老无花发,石竹依前有麝眠。 万户直须龟手药,一龛何用买山钱。 从今半座须分我,共说昏昏一觉禅。 |
| 断蓬帆影天平入,夹镜波光水到流。 |
| 山上盘旋九曲亭,春江满目与天平。 青蘋白鹭渔家屋,几幅轻绡画得成。 |
| 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 摇檝天平渡,迎人树欲来。 雨余吴岫立,日照海门开。 虽异中原险,方隅亦壮哉。 |
| 常思清净世情闲,遥认天平我扣关。 莫道玄谈些子是,凤飞鹤宿九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