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勤十稔赋三都,闻者曾贻酒瓮书。 它日洛中添纸价,陆家兄弟竟何如。 |
| 金沙春三月,桃李照城郭。 石峡赬鲤鱼,时时醉宾幕。 |
| 閒愁休问意休疑,此事关身合再思。 心静易求长世法,气狂难与少年时。 新编到底将何用,旧好如今更有谁。 犹忆公堂秋会否,绕窗寒竹夜风吹。 |
| 儒官饱闲散,室若僧坊静。 北窗腹便便,支枕看斗柄。 或时得名酒,亭午犹中圣。 醒来复何事,弄笔赋秋兴。 焉知懒是真,但觉贫非病。 茫茫流水意,会有知意听。 钟鼎与山林,人生各天性。 |
| 层城烟雾逼天斜,久客相依自一家。 贫向危途轻岁事,愁从衰鬓改春华。 相将迟暮攻椒颂,各写辛酸累烛花。 回首旧京弦管地,霜林遮莫起栖鸦。 |
| 作客岁月久,新春生白须。 淹留竟何为,闭户犹繙书。 今朝天气佳,逍遥步城隅。 初旭野尚晦,青草含露濡。 好风如有期,微漪满平湖。 白日照原野,青山开画图。 晴林峰外稠,坏塔烟中孤。 山坳见修竹,游步得僧居。 地偏兰茝芳,气暖夭桃舒。 何年深宫姬,藁葬依浮图。 一往随化迁,岂复平阳车。 顾之三叹息,不饮定何如。 |
|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村。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针欲忘返,杖藜徙倚到黄昏。 |
| 左太冲赋三都十年,门墙藩溷皆著纸笔。 予意其因心寓墨池模倣之妙,而未必徒以诧记事备言之述。 不然则亦焉用是物也。 如公书法,或者得太冲之仿佛乎。 有凤楼之手,以侈其标度。 有香奁之泽,以醖其风骨。 体具态全,夫岂一日。 清真之名,公所自出。 |
| 惟有杨花思空阔,正零落处是开时。 |
| 太冲无兄,孝端无弟。 |
| 太冲十年功,仅了三都赋。 藩溷着纸笔,欲以疏吾句。 文章流至是,已失古人步。 喜怒哀乐情,一发中韶沪。 不见风雅篇,岂效女功蠹。 |
| 丈人未始出吾宗,草靡波流尽太冲。 七窍凿开无混沌,六根消落尽圆通。 法身兔角声闻外,法事牛毛梦幻中。 谁会天游更端的,瘦梅疎竹一窗风。 |
| 寄尔太冲招隐篇,归来不用买山钱。 青云绕屋树如盖,红雾隔堤花满川。 既有向时潜子兴,不妨今日米家船。 老夫湖海亦觉倦,也欲枕书林下眠。 |
| 力求见佛上天梯,忽睹光明志意学。 华藏神通惊变现,台山公案好拈提。 太冲漫作三都赋,子美全无一字题。 今日诸贤赓妙句,强驱驽驾力难齐。 |
| 壶丘道为量,玄虚固难知。 季咸曜浅术,御寇初深疑。 至人忘祸福,感变靡定期。 太冲杳无朕,元化谁能知。 |
| 谁道古人今不如,龙生龙驹凤凤雏。 太冲千载有孙子,笔端真可四三都。 向来鹿鸣首送渠,至今银袍双袖乌。 会逢玄晏为拈出,殿前作赋声第一。 |
| 冬风何凝寒,向晦复淹疾。 叶落群林鸣,百草悴丛苾。 寒谷回微阳,流云澹孤逸。 事药偶就火,亲书犹抱膝。 窗帷暖气舒,然灯月初出。 竭涧无晨冰,繁霜熟园橘。 天壤曷有瘳,气机畴与逸。 渊默养太冲,何必怀方术。 ¤ |
| 愍征新价欲凌空,一首堪欺左太冲。 只为白衣声过重,且非青汉路难通。 贵侯待写过门下,词客偷名入卷中。 手弄桂枝嫌不折,直教身殁负春风。 |
| 金马玉堂高步宜,中年遂与水云期。 太冲早擅三都赋,叔度难量万顷陂。 夜壑藏舟今孰在,白驹过隙事堪悲。 南园从此无行迹,老桧高松知未知。 |
| 吾师继微言,赞述在坟典。 寸禄聊自资,平生宦情鲜。 逶迟东州路,春草深复浅。 日远夫子门,中心曷由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