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上飞樯高数寻,西风客路思难禁。 三千奏议曾经国,十万兵屯已属心。 官驿疏梅春意足,楚天孤鹜晓烟沉。 闽南君去才称最,慰我秋鸿达好音。 |
| 山瘦溪如练,丹青见亦稀。 乱鸦将景过,孤鹜带霞飞。 秋色此时老,故园何日归。 西风吹独立,搔首怯征衣。 |
| 摇唇鼓舌,展事投机。 千拂出世,不通忏悔。 焦巴,有叶丫。 长天秋水,孤鹜落霞。 |
| 清汉曲。 天际落霞孤鹜。 幽草墙阴秋更绿。 倚檐三两竹。 绣被焚香独宿。 梦绕绿窗华屋。 何日明眸光射目。 夜阑更秉烛。 |
| 东门郭外七桐里,知有宣州别驾家。 再世从游心自喜,暂时觞咏语无哗。 平田寒日行孤鹜,枯木凄风集乱鸦。 酒圣诗狂休问我,淋漓颠倒任横斜。 |
| 使君高会答清秋,增饰披云作胜游。 九日再逢堪一笑,终朝百过更深忧。 落霞孤鹜知才尽,疏雨微云怯语遒。 宾主纵贤终少在,只今未可压黄楼。 |
| 汀苹白。 苕水碧。 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 别时携手看春色。 萤火而今,飞破秋夕。 旱河流,如带窄。 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 断云孤鹜青山极。 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
| 纹漪涨绿。 疏霭连孤鹜。 一年春事,柳飞轻絮,笋添新竹。 寂寞幽花,独殿小园嫩绿。 登临未足。 怅游子、归期促。 他年清梦千里,犹到城阴溪曲。 应有凌波,时为故人凝目。 |
| 鼎彝事业未渠休,鸥鹭寻盟暂与俦。 路入芝岩真绝地,客延蓬岛尽名流。 不辞一洗陶巾醉,更拟双飞谢屐游。 谁赏洪都高阁句,落霞孤鹜唱渔舟。 |
| 寒莹晚空,点清镜、断霞孤鹜。 对客馆深扃,霜草未衰更绿。 倦游厌旅,但梦绕、阿娇金屋。 想故人别后,尽日空疑风竹。 塞北氍毹,江南图障,是处温燠。 更花管云笺,犹写寄情旧曲。 音尘迢递,但劳远目。 今夜长,争奈枕单人独。 |
| (太和中刺史刘嗣之立,李绅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过濠,为作记。 记今存而亭废者数年矣。 )颓垣破础没柴荆,故老犹言短李亭。 敢请使君重起废,落霞孤鹜换新铭。 |
| 新开湖水浸遥天。 风叶响珊珊。 记得昔游情味,浩歌不怕朝寒。 故人一去,高名万古,长对孱颜。 惟有落霞孤鹜,晚年依旧争还。 |
| 一期九十日,铁壁复铁壁。 四方八面来,只是跳不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 重叠西屏对面开,巍城穹阁信雄哉。 眼中孤鹜云边没,望里长江槛外来。 蛱蝶图成春未晚,柘枝筵动客多才。 休论今古兴亡事,时倒金樽醉一回。 |
| 家在东湖湖上头。 别来风月为谁留。 落霞孤鹜齐飞处,南浦西山相对愁。 真了了,好休休。 莫教辜负菊花秋。 浮云富贵何须羡,画饼声名肯浪求。 |
| 归路宁迂三两程,落霞孤鹜近乡城。 水连南浦天然碧。 秋入西山雨后清。 鹿梦已醒谙世事,鸥盟独在见交情。 近来一事君知否,耳畔全无鼙鼓声。 |
| 风急断虹收。 孤鹜摇摇下荻洲。 醉帽尽从吹落去,飕飕。 幸有黄花插满头。 君唱我当酬。 千里湖山照眼秋。 不见故人思故国,休休。 一阕清歌听解愁。 |
| 长长出不得,短短出不得。 四大海不宽,藉丝穷不窄。 非耳目之所到,非心意之所及。 自西自东,自南自北。 落霞与孤鹜刘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 孤鹜披霞,归鞍卸日,晚香菊自寒城。 虚馆灯闲,征衫尘浣,夜深何处砧声。 乱蛩催怨,月明里、依稀数星。 云山迢递,犹误归期,方寸遍萦。 秋风燕送鸿迎。 最怜堤柳,白露先零。 倦倚楼高,恨随天远,桂风和梦俱清。 故人千里,记翦烛、西窗赋成。 相如憔悴,宋玉凄凉,酒恨花情。 |
| 虹影侵阶,乍雨歇长空,万里凝碧。 孤鹜高飞,落霞相映,远状水乡秋色。 黯然望极。 动人无限愁如织。 又听得。 云外数声,新雁正嘹呖。 当此暗想,画阁轻抛,杳然殊无,些个消息。 漏声稀、银屏冷落,那堪残月照窗白。 衣带顿宽犹阻隔。 算此情苦,除非宋玉风流,共怀伤感,有谁知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