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友野夫官满归,峡中风物正春时。 莫因道路起长叹,且对江山吟好诗。 异日滑台君若到,寄言别乘我相思。 声名已重更论底,但引冰堂金屈卮。 |
| 满卷文章为世重,出尘心迹少人同。 腾腾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觉梦中。 |
| 长安恶少罢探丸,桴鼓声沉禁网宽。 三尺旧章闲玉律,八行优诏下金銮。 帝临宣室方前席,民值唐年恥画冠。 终日讼庭无一事,早调伊鼎佐汤盘。 |
| 修书何幸佐铅黄,日接群英道自光。 署近承明叨谒帝,赋成平乐谬为郎。 孟坚已分酬宾戏,严助还思佩郡章。 共忆东林社中客,满池莲叶吐清香。 |
| 手把诗翁忆雪诗,坐愁穷海瘴烟霏。 谁令天上苍茫合,忽见空中散漫飞。 阊阖与风生气势,姮娥交月借光辉。 山鸦瑟缩相依立,邑犬跳梁未肯归。 点缀丘园荣树木,埋藏沟渐乱封圻。 高歌业已传都市,逸兴何当叩隐扉。 颇欲携樽邀使骑,几忘温席荐亲闱。 公今早晚班春去,强劝涝田补岁饥。 |
| 天末翛翛起画舲,骊歌清切也堪听。 十年夜雨头垂白,万里春风草又青。 莫恋皋比专鱼席,终须豸角瑞尧庭。 平生短李江南杰,今作文昌第几星。 |
| 惠远禅师名素重,维摩居士室皆空。 群公竞有诗相赠,组绣珠玑满袖中。 |
| 文似春华铺晓陌,思如泉涌注长江。 诗情道性知无梦,频见残灯照曙窗。 |
| 斋居永日坐重帘,共叹清才久滞淹。 诗格转精缘大手,风情不薄早斑髯。 曲台论议于今美,东观翻雠载世兼。 孤学尸官犹有赖,繄君馀润远相沾。 |
| 玉垒求贤牧,金门辍近臣。 龙荒使传远,鸡省命书新。 殿柱题名久,刀州入梦频。 悬鱼喧旧政,叱驭继芳尘。 珠履平原客,壶浆左蜀人。 北堂牵远念,南诏抚殊邻。 宴榭峨眉雪,歌筵濯锦春。 乐章传辩士,卜肆访逋民。 幕府觞无算,池塘思有神。 知谁预交辟,空羡吐车茵。 |
| 双树金言付嘱频,阎浮外护托王臣。 谁知天禄草玄客,曾是灵山受记人。 |
| 清才四纪擅时名,晚卜丘林遂解缨。 欲借青春藏向此,须知白首尚多情。 水浮花出人间去,山近云从席上生。 漫说市朝堪大隐,仙家谁信在重城。 |
| 柳黄半出年将破,溪溜浸苔强万个。 溪头蒲苇各萌芽,山梅最繁花已堕。 物色撩人思易狂,况跻别馆情何那。 城东日晚公将去,纛影未离愁四座。 公于万事不雕镌,心意恢恢无坎坷。 来从奎壁光铓下,笑倚樽筵成郡课。 嗟予龊龊才性下,弃置合守丘樊饿。 公持姓名动人主,祓饰宁嫌笔端挫。 从今清夜思江路,梦送公船先北过。 |
| 水满寒塘菊满篱,篱边无限彩禽飞。 西园夜雨红樱熟,南亩清风白稻肥。 草色自留闲客住,泉声如待主人归。 九霄岐路忙于火,肯恋斜阳守钓矶。 |
| 乘兴俄成石鼓游,可堪摇落楚江秋。 岩中名字今何在,亭下潇湘古亦愁。 万里再惊金马客,一家重上木兰舟。 却令二水知人意,合势相邀向北流。 |
| 旧国荒闵成黍稷,故交危脆似琉璃。 高从独喜汤师在,手把新文数道碑。 |
| 往往冥搜宵不寐,时时任性昼仍眠。 高情丽句谁偏重,圣代词臣李谪仙。 |
| 霜髯病叟掩闲扃,禅客相寻有故情。 每忆江南初识面,至今犹得爱才名。 |
| 只有闲情搜景物,不将客鬓惜流光。 京华才子多文会,众许请词每擅场。 |
| 九万扶摇,试看取、垂天鹏翼。 追往事,星辰剑履,玉陛山立。 为问宝香黄阁梦,何如仙阙丹台籍。 写风流、杖屦人耆英,今犹昔。 诗酒部,笙歌席。 松菊社,烟云屐。 早东风为报,日边消息。 虎节貂蝉端旧物,分封准拟如椽笔。 对西山、一笑五千年,髯如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