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 青帐联延喧驿步,白头俯伛到江滨。 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 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 |
|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
| 上元官吏务剥削,江淮之人皆白著。 |
| 闷发每吟诗引兴,兴来兼酌酒开颜。 欲逢假日先招客,正对衙时亦望山。 句检簿书多卤莽,堤防官吏少机关。 谁能头白劳心力,人道无才也是闲。 |
| 扁舟欲到泷口湍,春水湍泷上水难。 投竿来泊丹崖下,得与崖翁尽一欢。 丹崖之亭当石颠,破竹半山引寒泉。 泉流掩映在木杪。 有若白鸟飞林间。 往往随风作雾雨,湿人巾履满庭前。 丹崖翁,爱丹崖,弃官几年崖下家。 儿孙棹船抱酒瓮,醉里长歌挥钓车。 吾将求退与翁游,学翁歌醉在鱼舟。 官吏随人往未得,却望丹崖惭复羞。 |
| 河湟戍卒去,一半多不回。 家有半菽食,身为一囊灰。 官吏按其籍,伍中斥其妻。 处处鲁人髽,家家杞妇哀。 少者任所归,老者无所携。 况当札瘥年,米粒如琼瑰。 累累作饿殍,见之心若摧。 其夫死锋刃,其室委尘埃。 其命即用矣,其赏安在哉。 岂无黔敖恩,救此穷饿骸。 谁知白屋士,念此翻欸欸。 |
| 清冬和暖天,老钝昼多眠。 日爱闾巷静,每闻官吏贤。 寒菹供家食,腐叶宿厨烟。 且复执杯酒,无烦轻议边。 |
| 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 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 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 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遗贤。 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 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 中间不得意,失迹成延迁。 逸志不拘教,轩腾断牵挛。 围棋斗白黑,生死随机权。 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 战诗谁与敌,浩汗横戈鋋。 饮酒尽百盏,嘲谐思逾鲜。 有时... |
|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 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 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群鸡惊鸣官吏起。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 念昔少年著游燕,对花岂省曾辞杯。 自从流落忧感集,欲去未到先思回。 只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 力携一尊独就醉,不忍虚掷委黄埃。 |
| ...自轻举,飘若风中烟。 茫茫八纮大,影响无由缘。 里胥上其事,郡守惊且叹。 驱车领官吏,氓俗争相先。 入门无所见,冠履同蜕蝉。 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 余闻古夏后,象物知神奸。 山林民可入,魍魉莫逢旃。 逶迤不 |
| ...牛。 知得共君相见否,近来魂梦转悠悠。 平地才应一顷馀,阁栏都大似巢居。 入衙官吏声疑鸟, 下峡舟船腹似鱼。 市井无钱论尺丈,田畴付火罢耘锄。 此中愁杀须甘分,惟惜平生旧著书。 哭鸟昼飞人少见,伥魂夜啸虎行多。 满身沙虱无防处, 独脚山魈不奈何。 甘受鬼神侵骨髓,常忧岐路处风波。 南歌未有东西分,敢唱沦浪一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