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 下映双溪水,如天落镜湖。 此中积龙象,独许浚公殊。 风韵逸江左,文章动海隅。 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 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 |
莫恨扁舟去,川途我更遥。 东西潮渺渺,离别雨萧萧。 流水通春谷,青山过板桥。 天涯有来客,迟尔访渔樵。 |
故里溪头松柏双,来时尽日倚松窗。 杜陵隋苑已绝国,秋晚南游更渡江。 |
清时重儒士,纠郡属伊人。 薄游长安中,始得一交亲。 英豪若云集,饯别塞城闉。 高驾临长路,日夕起风尘。 方念清宵宴,已度芳林春。 从兹一分手,缅邈吴与秦。 但睹年运驶,安知后会因。 唯当存令德,可以解悁勤。 |
南朝谢脁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 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 阅景无旦夕,凭阑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
兵符严重辞金马,星剑光芒射斗牛。 笔落青山飘古韵,帐开红旆照高秋。 香连日彩浮绡幕,溪逐歌声绕画楼。 可惜登临佳丽地,羽仪须去凤池游。 |
江路与天连,风帆何淼然。 遥林浪出没,孤舫鸟联翩。 常爱千钧重,深思万事捐。 报恩非徇禄,还逐贾人船。 |
征虏亭边月,鸡鸣伴客行。 可怜何水部,今事谢宣城。 风物聊供赏,班资莫系情。 同心不同载,留滞为浮名。 |
征虏亭边月,鸡鸣伴客行。 可怜何水部,今事谢宣城。 风物聊供赏,班资莫系情。 同心不同载,留滞为浮名。 |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 如何分虎竹,相与间山川。 章绶胡为者,形骸非自然。 含情津渡阔,倚望脰空延。 远近闻佳政,平生仰大贤。 推心徒有属,会面良无缘。 目夕遵前渚,江村投暮烟。 念行祗意默,怀远岂言宣。 委曲风波事,难为尺素传。 |
郎作东台御史时,妾长西望敛双眉。 一从诏下人皆羡,岂料恩衰不自知。 高阙如天萦晓梦,华筵似水隔秋期。 坐来情态犹无限,更向楼前舞柘枝。 |
苒苒温寒泉,绵绵古危壁。 光含孤翠动,色与暮云寂。 深浅松月间,幽人自登历。 |
东来珠履与旌旗,前者登朝亦一时。 竹马迎呼逢稚子,柏台长告见男儿。 花飘舞袖楼相倚,角送归轩客尽随。 独有贱夫怀感激,十年两地负恩知。 |
楚思入诗清,晨登岘山情。 秋天水西寺,古木宛陵城。 琴匣应将往,书车亦共行。 吾知江太守,一顾重君名。 |
敬亭山下百顷竹,中有诗人小谢城。 城高跨楼满金碧,下听一溪寒水声。 梅花落径香缭绕,雪白玉珰花下行。 萦风酒旆挂朱阁,半醉游人闻弄笙。 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 画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时联十觥。 老闲腰下丈二组,尘土高悬千载名。 重游鬓白事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 对酒不敢起,逢君还眼明。 云罍看人捧,波脸任他横。 一... |
兹地五湖邻,艰哉万里人。 惊飙翻是托,危浪亦相因。 宣室才华子,金闺讽议臣。 承明有三入,去去速归轮。 |
南朝谢朓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 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 阅景无旦夕,凭栏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
盘古当时有远孙,尚令今日逞家门。 一车白土将泥项,十幅红旗补破裈。 瓦官寺里逢行迹,华岳山前见掌痕。 不须惆怅忧难嫁,待与将书问乐坤。 |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
六月鹏尽化,鸿飞独冥冥。 秋烽家不定,险路客频经。 牛渚何时到,渔船几处停。 遥知咏史夜,谢守月中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