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曾拜汉尚书,今日恩光到敝庐。 再入龙楼称绮季,应缘狗监说相如。 中郎南镇权方重,内史高斋兴有馀。 遥想敬亭春欲暮,百花飞尽柳花初。 |
冒暑驻轮毂,徘徊北壕上,栋宇起中央,芙蓉生四向。 今吾太守乐,慰此郡人望。 雨从昭亭来,水入句溪涨。 蜻蜓立栏角,朱鲤吹荷浪。 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 心闲不竞物,兴适每倾酿。 薄暮咏醉归,陪车知几两。 |
儒衣两少年,春棹毂溪船。 湖月供诗兴,岚风费酒钱。 上帆涵浦岸,欹枕傲晴天。 不用愁羁旅,宣城太守贤。 |
曾与径山为小师,千年僧行众人知。 夜深月色当禅处,斋后钟声到讲时。 经雨绿苔侵古画,过秋红叶落新诗。 劝君莫厌江城客,虽在风尘别有期。 |
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 下映双溪水,如天落镜湖。 此中积龙象,独许浚公殊。 风韵逸江左,文章动海隅。 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 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 |
莫恨扁舟去,川途我更遥。 东西潮渺渺,离别雨萧萧。 流水通春谷,青山过板桥。 天涯有来客,迟尔访渔樵。 |
故里溪头松柏双,来时尽日倚松窗。 杜陵隋苑已绝国,秋晚南游更渡江。 |
清时重儒士,纠郡属伊人。 薄游长安中,始得一交亲。 英豪若云集,饯别塞城闉。 高驾临长路,日夕起风尘。 方念清宵宴,已度芳林春。 从兹一分手,缅邈吴与秦。 但睹年运驶,安知后会因。 唯当存令德,可以解悁勤。 |
南朝谢脁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 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 阅景无旦夕,凭阑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
兵符严重辞金马,星剑光芒射斗牛。 笔落青山飘古韵,帐开红旆照高秋。 香连日彩浮绡幕,溪逐歌声绕画楼。 可惜登临佳丽地,羽仪须去凤池游。 |
江湖老未休,十日走三州。 南雪马没耳,北风船打头。 穷犹携笔砚,寒欲贳衣裘。 渐喜家乡近,儿童浙语稠。 |
駮议东曹重,修书秘府荣。 缘何厌庐久,便作偃藩行。 戒道熊文戟,腾装鹤膝兵。 尧云迷阙曙,淮雨破舟程。 竹契将恩远,江波共政清。 向愁窗岫好,谁赏谢宣城。 |
江路与天连,风帆何淼然。 遥林浪出没,孤舫鸟联翩。 常爱千钧重,深思万事捐。 报恩非徇禄,还逐贾人船。 |
梦寐陵阳天上山,曾将心约白云间。 仙衔已下青冥裹,尘骨难留缥缈间。 三尺溪鱼如可控,千年辽鹤尚应还。 多情别后能论旧,远寄官醪为解颜。 |
征虏亭边月,鸡鸣伴客行。 可怜何水部,今事谢宣城。 风物聊供赏,班资莫系情。 同心不同载,留滞为浮名。 |
征虏亭边月,鸡鸣伴客行。 可怜何水部,今事谢宣城。 风物聊供赏,班资莫系情。 同心不同载,留滞为浮名。 |
八座夫人贵,三刀刺史荣。 共深偕老庆,忽寄悼亡声。 寂寞闰门政,凄凉儿女情。 亲交犹雪涕,况乃谢宣城。 |
鹓缀闻相藻,鸰原忝附葭。 至今思并舍,晚岁拟通家。 只道身长健,那知生有涯。 挽讴无好语,聊杂垄头笳。 |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 如何分虎竹,相与间山川。 章绶胡为者,形骸非自然。 含情津渡阔,倚望脰空延。 远近闻佳政,平生仰大贤。 推心徒有属,会面良无缘。 目夕遵前渚,江村投暮烟。 念行祗意默,怀远岂言宣。 委曲风波事,难为尺素传。 |
社瓮壶浆接四邻,肩舆拄杖试红尘。 惯眠林下三竿日,来看城中万井春。 世上升沉无限事,樽前强健不赀身。 经过已足知公政,长见车中有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