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茂陵无奈太仓陈,槐里家传本助秦。 万落千村荆杞满,陇西桃李亦成薪。 |
| 武夷溯伊洛,源自无极翁。 壁彼漳江流,洋洋沧海通。 东莱得家传,南轩从五峰。 勿疑辙迹殊,三贤归趣同。 |
| 拜赐头衔号放翁,家传不墬散人风。 问年已过从心後,遇境但行无事中。 马老岂堪空冀北,鹤飞犹得返辽东。 道傍跌宕烦君看,阅尽时人脸尚红。 |
| 重赋严刑作祸胎,岂知由此乱离媒。 家传揖让亦难济,况是身从倾篡来。 |
| 不入世,未循缘,劫壶空处有家传。 白苹风细秋江暮,古岸船归一带烟。 |
| 天赋奇才属意深,一时人望冠儒林。 文章世有中和气,政术家传清白箴。 屏翰岂能淹大手,江山聊助发高吟。 寒梅已有调羹意,寿斚何妨且满斟。 |
| 襟袍空无碍,精神老不衰。 家传司业学,句逼简斋诗。 荒瘠留阴德,平反有去思。 功名赍志没,回施称家儿。 |
| 家传妙旨不言语,洞上真机绝外来。 若有人云知父道,孤然孙子笑咍咍。 |
| 曲曲亭台日月春,人间荣辱两无闻。 梅边读易分明月,松下敲棋碎白云。 东里先生新酿酒,北山逋客旧移文。 家传应得青门趣,手种园瓜手自耘。 |
| 天与才难似,家传学更优。 著鞭心汗马,游刃目无牛。 奏语闻三叹,论功仅一州。 人才苦牢落,那不使公留。 |
| 笔端陶谢不枝梧,朝食千龙信手屠。 天与诗人清气骨,家传前辈学工夫。 从渠扰扰一丘貉,看我昂昂千里驹。 已喜朝廷似元何,去依日月上天衢。 |
| 一掬精神迥出尘,懒翁自是不凡人。 渊明松菊迳犹绿,灵运池塘草正春。 已把芝田栽枸杞,不将苔砌展蒲轮。 家传衣钵归龙凤,自指冰壶嗣颍滨。 |
| 自有山翁样子存,家传祖代没分文。 南北东西无别有,光明遍照独为尊。 |
| 雁湖曾是谪临川,谁道风流愧昔贤。 共觉共兜乱尧世,何须虞黄质周田。 三年迁客仅数舍,一日恩书落九天。 归去来荒松菊径,勉旃忠节振家传。 |
| 黟县小桃川,年来异昔年。 民间何所苦,兵后最堪怜。 石墨湮深井,秋坑斸废田}。 喜闻新令尹,清白有家传。 |
| 家传圯上一编书,二纪论思只绪馀。 此去筹帷方倚重,赤松那得便从渠。 |
| 身际乾淳盛,家传祖笏棠。 典型周大雅,人物鲁灵光。 厚德千钧重,明时一鉴亡。 哲人今已矣,梦卜负岩廊。 |
| 义有臧侯者,寥寥几百年。 岂唯君子贵,亦有女郎贤。 宁舍家藏富,先归宿贷钱。 自然离到外,风烈是家传。 |
| 留侯弟子有初平,九岁从师住玉京。 天与数书皆鸟迹,家传一剑是龙精。 瑶池桃子无消息,海水桑田又浅清。 我为紫芝歌一曲,夜深相答洞箫声。 |
| 下笔欲生风,磨砻日有功。 推敲诗益炼,骈俪语尤工。 经问南雷叟,家传十八公。 词人谁可继,文阵滑稽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