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于参政侍郎村,它尚诗书况近孙。 铁砚无功招白眼,金函有诀动朱门。 天开西北众星聚,地辟东南元气温。 要就其间卜佳处,胸中须自有乾坤。 |
| 满径蓬蒿懒自锄,何人日午叩茅庐。 徂徕山下一枕睡,经略府中三纸书。 兵谋贵胜纵横出,海鸟忘机饮啄馀。 唯有淮夷雅宜作,文章兼不镶黄初。 |
| 柳绿桃红春昼永,家童唤起睡中忙。 偶然日下音书至,回首江城又夕阳。 |
| 家童取酒冲泥至,酒满山瓶重莫携。 老子欣然一笑起,开尝洗盏对山妻。 |
| 清明未雨下秧难,小麦低低似剪残。 穷巷萧然惟饮水,家童忽报井源乾。 |
| 风叶相仍下,家童未埽除。 绵联封蛰户,残缺带虫书。 |
| 闲里光阴已自娱,近添衰病更宜居。 罗禽乐甚无宾客,庭草欣然罢吏胥。 一霎阴风摧下箔,满堂流水唤开渠。 家童莫笑先生急,雨过先生缓有馀。 |
| 樽前从客笑,梦里任花飞。 野鸟唤不醒。 家童扶未归。 有荣还有辱,无是即无非。 万事藏於酒,先生亦见机。 |
| 元日家童催蚤起,起搔冷发惜残眠。 未将柏叶簪新岁,且与梅花叙隔年。 甥侄拜多身老矣,亲朋来少屋萧然。 人生智力难求处,惟有称觞阿母前。 |
| 祝融万仞拔地起,欲见不见青霄里。 山翁爱山不肯去,为山醉卧松根底。 家童寻关不敢惊,沉吟恐怕山翁嗔。 梦回抖搂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 |
| 沉阴消尽见春和,初放扁舟溯绿波。 水际踏青怜日暖,林间举白为花多。 狂从田妇窥篱看,醉任家童乔鼓歌。 年少纵欢饶点检,老欢终不挂谁何。 |
| 山中白日无尘迹,只有啼禽在树头。 上蚁上鞋行径叶,楝花黏手掬溪流。 高吟未许常人学,清福多庆积世修。 新茗一瓶蒙见惠,家童言是社前收。 |
| 病骨清羸八十余,空斋凄冷五更初。 忽闻云表新来雁,起读灯前未竟书。 坐久屡传鸡喔喔,梦残犹化蝶蘧蘧。 葨功渐毕身无事,约束家童种晚蔬。 |
| 花时人道多风雨。 梅蕊都来无几许。 何须飘洒湿芳心,粉面琳琅如泪注。 家童莫扫花阴土。 留浥琼林枝上露。 莫教燕子早衔泥,径里馀香应满户。 |
| 宵爨悬釜星,晓光落窗牖。 乌鹊如谄人,贺语亦交口。 收书白氍毹,青山并还旧。 门巷未扫除,家童具箕帚。 物色不招挽,顾盼左右有。 梅兄可纳交,竹弟亦耐久。 毛锥得奇助,引我琢句手。 酒国百无忧,问津其敢后。 逐逐春意来,孤村又花柳。 |
| 四明仙客此楼居,毕竟西湖压鉴湖。 曾谓家童欺贺老,当如沙鹤认林逋。 蒲根钓水知深浅,柳外行人乍有无。 此景天公厌多取,只分一半与吾徒。 |
|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
| 推枕闻鸡,正怪得、乾坤都白。 元是有、福星临照,至和薰出。 缘饰夜城疑不夜,弥漫色界成无色。 更摛词、巧欲夺天葩,尤殊特。 貂帽拥,寒何力。 羔酿举,情何极。 欠开樽细挹,梅花标格。 十万铁衣冰到骨,祈天只愿王师息。 想家童、日办剡中舟,溪头立。 |
| ...。 桃花,徘徊一望朝霞赤。 疑有秦人住洞天,来舣舟携酒入。 花洞落红,铺万里。 家童采山肴蔌,稚子属文资戏剧。 须臾岭头新月上,归棹将诗写岩石 |
| 夜深耿不寐,鼻息闻比邻。 家童亦倡酬,轰雷隐床湑。 病夫默欹枕,愈觉展转频。 天籁寂不闻,独此声轮囷。 悬知鼾睡夫,定非识字人。 不然事纷纠,岂得全其夫。 世上学书儿,颇结烦恼因。 多识一丁字,便欲了八垠。 谁甘冻龟缩,竞作寒螀呻。 今日为何时,酣寝图安身。 往往中夜兴,起舞徒逡巡。 大哉出世上,天地衾枕均。 首压西山巅,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