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子厌京尘,长街风眯目。 安得卧南阳,清潭渍寒菊。 |
| 小山摇落故凄凉,想象登临野兴长。 万里晴空初雁入,一年好景又橙黄。 极须痛饮偿秋节,生怕疏钟报夕阳。 搔首故园归未得,荒篱寒菊为谁香。 |
| 山房秋藓滑,吾亦为诗来。 家远雁初到,边寒菊未开。 贫知心事古,老觉鬓毛催。 能共清谈否,呼童急洗杯。 |
| 浮云作晓阴,未放寒日光。 平冈连县郭。 草树郁苍苍。 清溪贯其中,可以一苇航。 西流合汉沔,水外山微茫。 红叶明碧林,下有寒菊芳,蜂蝶纷已去,无风徒自香。 我欲寄所思,远在天一方。 安得千里足,宽余九回扬。 |
| 野竹漫山水漫门,未离城市却如村。 何须更问柴桑陌,三径虽寒菊尚存。 |
| 娟娟百个竹,落落一丈松。 岂无桃李华,春事孰与冬。 寒菊北户下,不斗颜色浓。 气味如秃翁,忍死无容容。 霜风落系雁,露草栖织蛩。 读书真可人,明星耿疏篷。 |
| 乘云伤往岁,甲子又今晨。 莫唱贞完曲,谁为宝庆人。 早霜明带月,寒菊艳争春。 敢睨昭陵柏,撝呵有鬼神。 |
| 门前徙倚尚余霞,湖上归来月满沙。 云湿一声新到雁,林昏数点後栖鸦。 凄迷篱落开寒菊,郑重比邻设夜茶。 早议挂冠君会否? 暮年心念不容差。 |
| 丞相衔恩赴阙时,锦城寒菊始离披。 龙媒旧识朝天路,鸡树长虚入梦枝。 十载殿廷连步武,两来庸蜀抚疲羸。 莫愁中土无人识,自有明明圣主知。 |
| 过尽人间百草芳,尚留寒菊对风光。 月华已下中天白,香树初摇满院凉。 金粟远看千尽影,犀皮近种百年香。 圣朝二桂真双玉,王谢犹当着紫囊。 |
| 霜郊百草半青黄,寒菊偷春作艳妆。 灼灼似夸篱下客,夭夭欲伴禁中郎。 玄都道士闻须种,彭泽先生见定狂。 莫信化工欺世谷,且将一笑荐雕觞。 |
| 魏塘草树环佛宫,两春不识花白红。 但有柳絮迷晴空,今年始种木芙蓉。 间以寒菊助丰容,新栽黄葵已蒙茸。 坐待泬寥秋色浓,鞠衣仙人来御风。 似闻芍药富红紫,愿分余波作春事,要令睡眼迷缃绮。 勿言滞客无几求,将致来禽及青李。 |
| 久怀简书畏,幸解绅笏束。 忘年效儿女,适意挥僮仆。 植杖理新蕉,埋盆养寒菊。 前除驯鹊乌,近槛游麋鹿。 遐观时倚楹,瞑坐或忘烛。 门阑迹如扫,我亦甘幽独。 |
| 不恋清时白玉珰,便将身世寄沧浪。 三朝元老黄枢阁,四海闲人绿野堂。 楚楚菁兰秋带雨,萧萧寒菊晚宜霜。 拟成东甬耆英社,賸乐壶天日月长。 |
|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 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 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 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
| 西风扫黄叶,零落委我前。 闭门无来客,空床过午眠。 床头亦何有,狼籍古人编。 琳琅巧言语,照辉后世传。 余荣更何恃,朽骨但茫然。 悲哉事无益,辛苦劳生前。 嗟我方病此,诗书费雕镌。 知愚不自已,既痼何由痊。 霜梧夜槭槭,寒菊朝娟娟。 胡为不饮酒,戚戚愁吾年。 |
| 多病守山郡,自得接嘉宾。 不见三四日,旷若十馀旬。 临觞独无味,对榻已生尘。 一咏舟中作,洒雪忽惊新。 烟波见栖旅,景物具昭陈。 秋塘唯落叶,野寺不逢人。 白事廷吏简,闲居文墨亲。 高天池阁静,寒菊霜露频。 应当整孤棹,归来展殷勤。 |
|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 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 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 蜀国江山存不得,刘家豚犬取何难。 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
| 疏野林亭震泽西,朗吟闲步喜相携。 时时风折芦花乱,处处霜摧稻穗低。 百本败荷鱼不动,一枝寒菊蝶空迷。 今朝偶得高阳伴,从放山翁醉似泥。 |
| 秋阴闭秋色,何处动悲凉。 有叟傅岩隐,明时潘鬓苍。 残书几箧蠹,寒菊半离荒。 惟学春秋者,时时到草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