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层冰积雪漫嵯嵯,易水流澌自涌波。 迁史至今疏剑术,酒人从此送荆轲。 羽声变后寒风急,虹影消来白日过。 千古暮云京阙下,吴佣且莫浪悲歌。 |
| 烟萝一径入僧寮,谁冒寒风共寂寥。 柏子满庭铺柳叶,月明人影在空条。 |
| 江虹截雨雨脚断,秋色尽在西南陲。 洞庭若在五湖外,长空洗出双峨眉。 占城稻熟岁字坝,日及花开田姥篱。 杉根倚杖日将夕,寒风落木牛羊来。 |
| 二龙怅望杳东游,弓剑苍茫满地愁。 青草空遗双冢月,彩云已散六宫秋。 长江落日忠臣恨,易水寒风壮士羞。 楚汉兴亡俱一梦,当时何用割鸿沟。 ¤ |
| 冉冉岁云暮,寒风正凄其。 言辞东村宅,去适西村庐。 岂无旧巢恋,欢与吾仲居。 西村况不远,相去一里余。 回瞻竹树间,炊烟出前厨。 吾病四十衰,厌厌日不如。 忧患易反本,戚戚念友于。 安得我叔氏,亦复来于兹。 遥望城中山,引领空嗟咨。 |
| 渔村港头初月上,鹅鸭不惊菰荻响。 隔湖烟寺远钟来,居人尽归吾独往。 寒风萧萧寒浪生,舟中欠载酒壶行。 东家未宿如相待,黄叶青灯机杼鸣。 |
| 平分南北是江流,南岸相期北岸留。 惟有寒风吹向北,为君留客醉瓜洲。 |
| 冻雪迷山屐,寒风袭毳袍。 干戈犹未弭,戎幕敢辞劳。 大字传飞檄,深杯送浊醪。 老怀殊自喜,早晚问包茅。 |
| 岁云暮矣风萧萧,木叶脱落惟空条。 云浓雨细白日短,惨惨不辨昏与朝。 雨中行人足斛觫,去与公家制戎服。 中原豺虎正横戈,天寒风急奈尔何。 |
| 马水雄关天畔开,貂储暇日更登台。 高山似为遮胡设,折磴偏能勒骑回。 杯杓催时严黑雨,琵琶隔座揽轻雷。 须臾卷地寒风急,似送荆卿易水来。 |
| 骏马狐白裘,玉勒黄金羁。 宾从如浮云,顾盼生光辉。 朝驱紫陌尘,暮醉青楼姬。 但见花月好,宁知霜雪飞。 荏苒世途异,凄凉瑶草衰。 田园皆易主,亲友尽暌违。 学书时既晚,躬稼力已微。 岁晏寒风生,倚墙听邻机。 逝水不可挽,枯蓬安所依。 伫立为尔叹,感我泪沾衣。 |
| 短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 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冰冷铁衣。 |
| 客舍起常早,旷然思远游。 弥伤岁华晚,来眺高台秋。 落叶满山径,寒风吹敝裘。 夫君独不至,湖水空悠悠。 |
| 江南草长蝴蝶飞,白马新自燕山归。 燕山归,不堪说,易水寒风蓟门雪。 朝邸空随使者裾,禁阍不受书生谒。 一杯劝君歌莫哀,归时应过黄金台。 不见荒基秋来土花紫,伯图已歇昭王死,千载无人延国士。 |
| 宪节翩翩向法台,遐荒万里瘴烟开。 圣王化久文身尽,粤服人和白雉来。 膏岭日寒风似雪,牂牁雨过水如苔。 断肠极目他乡外,簪佩何年返上台。 |
| 樽酒离怀强自开,长歌宛转胜悲哀。 梅花不与春光在,茅屋相将燕子来。 十日残寒风约雨,一痕新绿水生苔。 相思忽唱江南曲,白苎含香取次裁。 |
| 岁暮移家赴远州,南行谁复为身谋。 一章之死无他悔,六诏平生亦胜游。 科甲翻令吾辈重,史编应向古人求。 都门持此聊相赠,不惜寒风透敝裘。 |
| 寒风觱栗怒天吴,侠客精魂未便枯。 旱母也知东海孝,巨灵翻惜北山愚。 钱塘石上三生句,仙掌台中六甲符。 前度刘郎贫似我,无劳野鬼共椰揄。 ¤ |
| 泽国寒风木叶稀,悲歌昨夜赋《无衣》。 自添白发年华异,用尽黄金生事微。 易水似怜湘月远,燕鸿还共楚云飞。 鱼书锦字无消息,秋草闲门又夕晖。 |
| 逢君春向暮,相送忽深秋。 长夏无蝉噪,高天极鸟投。 闲阶松叶碧,空院菊花留。 晓月临山驿,寒风满县楼。 人行落木戍,马识渡河愁。 不谓平生泪,还因别思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