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湖海挟飞仙,今日凭高思窅然。 关北又添三尺雪,江南别是一般天。 紫髯老将悬清梦,白面儿郎减少年。 说与南阳诸葛道,草庐虽好莫贪眠。 |
| 竹篱短短门小小,少年独立春风晓。 柳芽缩瓜尚怯寒,金粟班班满枝了。 过船桥下桥绝高,波清深见一截篙。 市人夹水争出看,无数渔舟避东岸。 |
|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起坐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
| 晋国风流阻洳川,家家弦管路岐边。 曾为郡职随分竹,亦作歌词乞采莲。 北榭远峰闲即望,西湖残景醉常眠。 墙花此日休回避,不是当时恶少年。 |
| 药成平地是寥天,三十人中最少年。 白雪振声来辇下,青云开路到床前。 公卿位近应翘足,荀宋才微可拍肩。 一等孔门为弟子,愚儒独自赋归田。 |
| 少年名节动人群,避俗深居积水濆。 几为典衣留远客,半来欹枕看閒云。 门连酒舍青苔滑,路近沙汀白鸟分。 谁道无心活黎庶,数篇新制咏南薰。 |
| 江北江南形胜地,忆伤游子少年心。 无波分杨柳边碧,月带蔷薇笑里阴。 铁瓮只今虽料理,金山久已罢登临。 寄声瘗鹤岩头字,莫厌龙蛇万里深。 |
| 携觞邀客绕朱阑,肠断残春送牡丹。 风雨数来留不得,离披将谢忍重看。 氛氲兰麝香初减,零落云霞色渐干。 借问少年能几许,不许推酒厌杯盘。 |
| 竹里山鸡啼未休,江南二月景如秋。 半帘花雨寒欺袂,一片江云晚傍楼。 乱世青春如过梦,少年华发忽盈头。 故园动是经年别,满眼干戈添客愁。 |
| 少年意气向谁倾,闲把琵琶出凤城。 染草未匀春色嫩,勒花不住晓寒轻。 风飘十里香尘满,日照三条广路明。 洒扫东堂游射处,分鹅亦足慰人情。 |
| 紫骝摇玉东城东,绿眉少年双颊红。 扫尘先风骚客,豪气几吞云梦泽。 新诗一夜急春风,飘落樱桃点窗白。 青烟昼覆琉璃樽,何时投袂歌王孙。 归去来,黄陵老鸦啼日昏。 |
| 清霜红日满高林,烟火萧疏灌莽深。 欲和楚吟无《白雪》,能生壮色少黄金。 尝饥俊鹘呼风过,不雨寒云起夕阴。 何事悲欢却成疾,如灰已冷少年心。 ¤ |
| 金羁芳草去翩翩,王谢儿郎美少年。 雨水已过正月后,莺花不隔短筇前。 春云拟黛山千叠,画阁笼烟柳半天。 燕子未来寒食远,谁家庭院试秋千。 |
| 古台曾说少年游,弹指惊嗟岁月流。 山似三神浮碧海,城如一虎卧崇丘。 凤凰去后遗陈迹,白鹭来叶认旧洲。 但得风寒无罅隙,江河举目不须愁。 |
| 驰道尘香逐玉珂,彤楼花暗弄云和。 光风已转瀛洲草,细雨微添太液波。 月榭管弦鸣曙早,水亭帘幕受寒多。 少年勿动伤春感,唤取青娥对酒歌。 |
| 少年豪纵志凌云,著论将期拟过秦。 当日诗书徒用世,如今文字岂谋身。 乱离不用毛锥子,漂转聊同木偶人。 主父平生希鼎食,年来一饱尚艰辛。 |
| 景阑昼永,渐入清和气序。 榆钱飘满闲阶,莲叶嫩生翠沼。 遥望水边幽径,山崦孤村,是处园林好。 闲情悄。 绮陌游人渐少。 少年风韵,自觉随春老。 追前好。 帝城信阻,天涯目断,暮云芳草。 伫立空残照。 |
| 帘内清歌帘外宴。 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 牙板数敲珠一串,梁尘暗落琉璃盏。 桐树花深孤凤怨。 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 坐上少年听不惯。 玉山未倒肠先断。 |
| 帘下清歌帘外宴。 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 牙板数敲珠一串,梁尘暗落琉璃盏。 桐树花深孤凤怨。 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 坐上少年听不惯。 玉山未倒肠先断。 |
|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 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 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 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