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伴游黄山,良辰值暮春。 美景层层出,眼界日日新。 奇峰高万丈,飞瀑泻千寻。 云海脚下流,苍松石上生。 入山虽甚深,世事依然闻。 息足听广播,都城传好音。 国际乒乓赛,中国得冠军。 飞船绕地球,勇哉加加林。 客中逢双喜,游兴忽然增。 掀髯上天都,不让少年人。 |
| 暮雨关城独去迟,少年心事剑相知。 故人当路轻贫贱,倦客逢秋恶别离。 疏柳一旗江上酒,乱山孤棹道中诗。 水嬉散后湖亭废,此去烦君吊牧之。 |
| 半世虚名我误儒,樊中短翅倦南图。 英尘世千少年改,白发心期四海无。 绩纺妇慵麻褐短,耕锄儿懦豆田芜。 老来万事心灰尽,只原君王赐镜湖。 |
| 书籍不如钱一囊,少年何苦擅文章。 十年掩骭青衫敝,八口啼饥白稻荒。 草阁续经冰满砚,布衾栖梦月登床。 三千好献东方牍,来伴山人赞法王。 |
| 两朝身与国安危,曲策哀荣此一时。 木稼尝闻达官怕,山颓果见哲人萎。 英姿爽气归图画,茂德元勋在鼎彝。 幕府少年今白发,伤心无路送露輀。 |
| 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人言格调胜玄度,我爱篇章敌浪仙。 晚渡去时冲细雨,夜滩何处宿寒烟。 楚王宫去阳台近,莫倚风流滞少年。 |
| 白发逢秋王,丹砂见火空。 不能留姹女,争免作衰翁。 赖有杯中绿,能为面上红。 少年心不远,只在半酣中。 |
| 昔在南郑时,送客褎谷口,金羁叱拨驹,玉碗蒲萄酒。 醉归涉漾水,鸣蝉在高柳,回鞭指秦中,所惧壮心负。 人生岂易料,蹭蹬十年後,蝉声怳如昔,而我已白首。 逆胡亡形具,舆地沦陷久。 岂无好少年,共取印如斗! |
| 劲酒少和气,哀歌无欢情。 故乡不敢思,登高望锦城。 锦城那得去,髣佛蟆颐路。 遥知尊前人,指我题诗处。 我虽流落夜郎天,遇酒能狂似少年。 想见东郊携手日,海棠如雪柳飞绵。 |
| 少年何速成诗书,争似求真保玉壶。 更不劳神游赤水,只知存性养玄珠。 鼎中日月何人有,炉内丹砂世所无。 人笑此中多寂寞,此中寂寞与人殊。 |
| 少年正堕尘网中,晚岁臭味商山翁。 辟喧苦厌俗眼白,得酒经借衰颜红。 半生事业一经足,是处生涯四壁空。 故人白发音书断,倾盖交情独见公。 |
| 脱发纷纷雪满簪,逢春非复少年心。 旋分菜把来穷巷,遥忆花枝满上林。 寒拥絮衣看谒懒,老耽绮语业缘深。 竹居东道风光主,乞与甘棠蔽芾阴。 |
| 风色萧萧木落天,故人解后会尊前。 青灯照影冷清夜,白发听歌感少年。 身未死前惟别苦,难相忘处是情牵。 不因世故身亲见,肯信人言海变田。 |
| 信陵门下识君偏,骏马轻裘正少年。 寒雨送归千里外,东风沉醉百花前。 身随玉帐心应惬,官佐龙符势又全。 久客未知何计是,参差去借汶阳田。 |
|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借君拍板与门槌。 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眨眉。 却愁弥勒下生迟。 不见老婆三五、少年时。 |
| 莫叹平原落落,且应去鲁迟迟。 与君各记少年时。 须信人生如寄。 白发千茎相送,深杯百罚休辞。 拍浮何用酒为池。 我已为君德醉。 |
| 此日知何日,他乡忆故乡。 乱山深处过重阳。 走马吹花无复、少年狂。 黄菊擎枝重,红茱湿路香。 扁舟随雁过潇湘。 遥想莱庭应恨、不同觞。 |
| 怪底先生思涌泉,少年笔势已翩翩。 马嘶长道空骧首,龙擘沧波竟上天。 分付风云身九万,更看礼乐字三千。 期君未可班行去,细听胪音黼座前。 |
| 汉庭早已冠群仙,阔步登瀛最少年。 窃叹岂惟年叵及,人门才业总翘然。 |
| 东城萧寺荒烟内,底事旌旗与客来。 六代豪华归茂草,少年风节有高台。 门前好鸟鸣佳木,径里闲僧扫绿苔。 强为登临一怀古,懦夫芜句雨非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