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宋朝「尚书」的诗词
  • 1 [宋] 刘克庄

    《送侍读常尚书绝句六首》

    蚀月妖蟆俄扫穴,鸣阳丹凤力回天。
    围腰不爱重金带,洗脚宁登一叶船。
  • 2 [宋] 刘克庄

    《送侍读常尚书绝句六首》

    粟泉竭泽剥床肤,券封如山泄尾闾。
    埒国贾胡成小贩,专城太守甚癯儒。
  • 3 [宋] 王迈

    《和马伯庸尚书四绝句》

    步障随车起暗尘,画罗难隔艳阳春。
    水边争羡春阳柳,一岁东风一岁新。
  • 4 [宋] 李曾伯

    《挽观登使郑尚书

    许史推华阅,欧韩策隽名。
    风流接南渡,步武到西清。
    玉帐劳筹笔,彤墀识履声。
    壮怀驰万里,谁坏国金城。
  • 5 [宋] 李曾伯

    《挽观登使郑尚书

    忆昨从游日,乌奴桃李春。
    通家联雅好,入幕而佳宾。
    绿野归心切,丹山旧迹陈。
    九原多感怆,掩袂重伤神。
  • 6 [宋] 李曾伯

    《挽吴鹤林尚书三首》

    一代儒臣表,三州吏治良。
    遗言了生死,新志尽行藏。
    昔梦崖何异,今知坡可方。
    百僚山下路,千载尚名香。
  • 7 [宋] 杨冠卿

    《继韩尚书春日舟行韵》

    河水拍堤清且涟,堤联南陌与东阡。
    浮家泛宅苕溪路,老却春光又一年。
  • 8 [宋] 王义山

    《挽实斋刘尚书

    节麾仍帅阃,三道福星临。
    政澈寒潭底,人行明镜心。
    船中不留月,童背也无琴。
    谁憩甘棠下,无穷蔽芾阴。
  • 9 [宋] 曾几

    《挽程伯禹尚书三首》

    昔在宣和日,雍容接俊游。
    横经临璧沼,提椠上瀛洲。
    去德俄千里,依仁复两州。
    岂知垂老别,华屋落山丘。
  • 10 [宋] 吴泳

    《和赵尚书无辩诗》

    词人工为文,瀑瀑如飞泉。
    辩士说利害,焰焰火始然。
    浮华不经实,胡取三百廛。
    吾生信拙尔,道胜还诸天。
  • 11 [宋] 刘克庄

    《送侍读常尚书绝句六首》

    制酒何曾把巨觥,抛书不复对寒檠。
    老儒愿忍须臾死,要看诸贤起太平。
  • 12 [宋] 蔡戡

    《送张子仪尚书起镇东阳》

    自古双溪山水乡,风流仍继沈东阳。
    禁庭久曳尚书履,辅郡方怀太守章。
    再世甘棠留勿翦,百年乔木郁相望。
    公家况有青毡在,会见登庸坐庙堂。
  • 13 [宋] 李曾伯

    《挽吴鹤林尚书三首》

    宝屏倾盖早,公壮我丁年。
    入幕笑谈旧,升朝礼乐先。
    寄书榆柳外,觅句竹梅边。
    俯仰成畴昔,空余涕泗涟。
  • 14 [宋] 虞俦

    《宝阁尚书凌公挽诗》

    未识嵇中散,今无元鲁山。
    宦游真恨晚,逸驾竟难攀。
    阅月推评旦,闻风尚起顽。
    九原那可作,苍弁亦推颜。
  • 15 [宋] 李曾伯

    《挽观登使郑尚书

    秉钺岷峨去,分弓淮海游。
    安危勤阃略,得失假家谋。
    不易猗兰操,何伤薏苡羞。
    盖棺公论定,知罪付春秋。
  • 16 [宋] 李曾伯

    《挽吴鹤林尚书三首》

    凤翥鹤林邑,来仪鸳鹭群。
    陈谟倾帝听,摛翰媲皇坟。
    位且践台斗,心惟寄岫云。
    诏纶方夜下,天曷丧斯文。
  • 17 [宋] 王义山

    《挽实斋刘尚书

    紧官都做了,只欠到台司。
    言路古之直,经筵帝者师。
    极中五福备,天下达尊推。
    方曳星辰履,商山已茹芝。
  • 18 [宋] 陈傅良

    《挽尤延之尚书

    自为师说竟谁宗,每事持平属此翁。
    有志政须名节是,斯文非独语言工。
    要令举世人材出,合在前朝行辈中。
    安得长年留把柁,后来各与一帆风。
  • 19 [宋] 陈傅良

    《挽尤延之尚书

    宿留江湖长子孙,行藏节节耐人看。
    及为侍从身垂老,欲试平生事转难。
    书就仅题前太史,功成方记旧甘盘。
    令人长恨经纶意,历事三朝见一斑。
  • 20 [宋] 乐雷发

    《谒山斋先生易尚书

    淳熙人物到嘉熙,听说山斋亦白髭。
    文字尽传融水后,精神如战辟雍时。
    灵椿终不争朝菌,蓍草惟堪养寿龟。
    细嚼梅花看总义,只应姬老是相知。
相关字典
相关词典
名句 | 成语大全 | 宠物百科 | 杂谈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