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肃肃当严冬,大地凛冽号朔风。 扶桑曜雪韬瞳鋋,屏翳一色浮鸿蒙。 斯须素景摇太空,霏花糁叶何茸丰。 六出巧自造化工,覆纩敷缟远近同。 缀琼贴瑶缘墙墉,轻盈宛转穿帘栊。 千门万户光玲珑,积平坎窞增丘封。 冻合沟渎流靡通,林沼幻出银芙蓉。 遂令松篁失青葱,翰飞蠕动寂敛踪。 万枿之暇坐九重,岂不自足鲜与醲。 一念所重存瘝恫,荷戈... |
| 漫忆江湖万里游,西园风景似南州。 青苔地湿频经雨,白苎凉生不待秋。 尘事已醒前日梦,岁华空白几人头。 松醪载得浑拚醉,莫遣飞花浪作愁。 ¤ |
| 句入西园字字清,葛衣纱帽称闲行。 苔侵翠壁应全遍,果熟青林已暗生。 流水断堤人共远,片云孤鸟意俱轻。 闲官爱说山中话,为有归田录未成。 ¤ |
| 官曹无计可招寻,坐爱林风满素襟。 醉后颇思醒酒石,贫来须办买山金。 花蹊柳径稀疏见,茗碗冰壶次第斟。 欲问五陵歌舞地,几家园树得成阴。 ¤ |
| 残樽系马立斜阳,忽送秋声满树凉。 花落始知留客久,雨来偏为作诗忙。 山堂竹户寒犹闭,石径苔泥滑不妨。 独有园人爱沾洒,不随僮仆问归装。 ¤ |
| 有元画山谁第一? 燕都数独高尚书。 盛名不在吴兴下,米虎用墨浑无殊。 江南赵原最晚出,蓄得高宰留真迹。 行披坐阅无暂停,肯綮皆将饱胸臆。 貌此小帧云山图,万里不尽墨模糊。 绿树人家春昼晚,当门缥缈风烟湖。 俨与前朝合作符,何啻禊帖唐钩摸。 黄庭画赞虽小字,位置舂容大无异。 平原一变为穹碑,任笔纵横亦适意。 赵卿得此变化笔,知... |
| 曲部尚书谱不留,椒花细雨冽香流。 酿王家法应如是,新拜云溪女醉侯。 |
| 凿渠深,一十寻。 凿渠广,八十丈。 凿渠未苦莫嗟吁,黄河曾开千丈余。 君不见贾尚书。 |
| 苏州太守白尚书,酒盏飘零带疾移。 老去风情犹有在,张娟骆马与杨枝。 |
| 蚤谙图史欠吹嘘,长侍宫闱备扫除。 一日诏宣充典奏,秩名应赐女尚书。 |
| 苏州剌史白尚书,病骨萧条酒盏疏。 到老杨枝亦辞去,张娟林态竟如何。 |
| 午槐圆影覆彤除,今日天颜喜气舒。 稳坐御床无一语,但称难得老尚书。 |
| 房山在金陵,作此画寄欧、虞二学士,二公皆留题其上。 尚书好画江南住,寄与题诗两翰林。 千古高情俱妙绝,至今春树暮云深。 |
| 新观玉历识正初,泰运三阳蔼帝居。 御座今安圆阁子,谊中欲置女尚书。 |
| 君骑紫骝马,远上燕山去。 老母倚门啼,泪湿门前路。 泪亦何时干,马去无回步。 前月附书还,置身在郎署。 月赐既已多,取得尚书女。 身荣自可乐,母死无人顾。 多谢邻里人,将钱治坟墓。 |
| 夏月行部至雷州,思制一葛且复休。 冬月行部至廉州,思制一裘且复休。 故衣虽穿尚可补,秋毫扰民民亦苦。 先朝不有轩尚书,堕水忍寒却新襦。 千缣万镪入私橐,硕鼠硕鼠心何如。 |
| 万花丛里画楼新,玉女凭栏天上春。 明月一轮帘外冷,夜深曾照坐禅人。 嘉兴楞严寺为长水疏经处,后为吴尚书园亭。 师矢心恢复,为诗吊之。 后二十余年,寺遂复故。 |
| ...通有愿长蔬食,曾梦神僧水陆因。 正月十三日三鼓时上御奉天殿集公侯百官奉上佛表命礼部尚书赍赴钟山启建法会焚之赋奉表御手封函出紫宸,百灵效职共纷纭。 尚书夜待三更漏,使者朝持五色云。 宣室鬼神徒有问,茂林封 |
| ...之犹坦途。 闻道南侵更西下,韦州固原今有无? 从来贵德不贵险,英雄岂可轻为谟。 尚书号令速雷电,抱玉谁敢前号呼。 遂令宵旰议西讨,兹咎只合归吾徒。 我师如貔将如虎,九重按剑赫师怒。 惜哉尚书谢归早,不睹将军报平虏 |
| 当年小邑盛繁华,叠榭层台夹白沙。 竹深时听尚书履,花密频过相国家。 夜月霜明九华帐,春风雪点七香车。 临水佳人拾翠羽,隔帘娇燕逐飞花。 奄忽草堂巢翡翠,重来胜地入蒹葭。 豪华一去如云往,空有寒沙对惆怅。 征南驻马立西风,落日寒烟起渔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