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水拍堤清且涟,堤联南陌与东阡。 浮家泛宅苕溪路,老却春光又一年。 |
| 节麾仍帅阃,三道福星临。 政澈寒潭底,人行明镜心。 船中不留月,童背也无琴。 谁憩甘棠下,无穷蔽芾阴。 |
| 扶风石桥北。 函谷故关前。 此中一分手。 相逢知几年。 黄鹄一反顾。 徘徊应怆然。 自知悲不已。 徒劳减瑟弦。 |
| 昔在宣和日,雍容接俊游。 横经临璧沼,提椠上瀛洲。 去德俄千里,依仁复两州。 岂知垂老别,华屋落山丘。 |
| 词人工为文,瀑瀑如飞泉。 辩士说利害,焰焰火始然。 浮华不经实,胡取三百廛。 吾生信拙尔,道胜还诸天。 |
| 报功严祀典,宠诏下明庭。 酒气飘林岭,香烟入杳冥。 乐清三奏备,词直百神听。 衣拂云霞湿,诗通水石灵。 何因逐驺骑,暂得到岩扃。 |
| 制酒何曾把巨觥,抛书不复对寒檠。 老儒愿忍须臾死,要看诸贤起太平。 |
| 郁姑台下战多时,变起萧墙遂不支。 杞子方通北门管,汉家已拔赵军旗。 孤忠不遂尚书志,一死啀期圣主知。 想见江东桥上路,至今犹自血淋漓。 |
| 宝屏倾盖早,公壮我丁年。 入幕笑谈旧,升朝礼乐先。 寄书榆柳外,觅句竹梅边。 俯仰成畴昔,空余涕泗涟。 |
| 未识嵇中散,今无元鲁山。 宦游真恨晚,逸驾竟难攀。 阅月推评旦,闻风尚起顽。 九原那可作,苍弁亦推颜。 |
| 传闻废淫祀,万里静山陂。 欲慰灵均恨,先烧靳尚祠。 |
| 书意诗情不偶然,苦云梦想在林泉。 愿为愚谷烟霞侣,思结空门香火缘。 每愧尚书情眷眷,自怜居士病绵绵。 不知待得心期否,老校于君六七年。 |
| 秉钺岷峨去,分弓淮海游。 安危勤阃略,得失假家谋。 不易猗兰操,何伤薏苡羞。 盖棺公论定,知罪付春秋。 |
| 凤翥鹤林邑,来仪鸳鹭群。 陈谟倾帝听,摛翰媲皇坟。 位且践台斗,心惟寄岫云。 诏纶方夜下,天曷丧斯文。 |
| 紧官都做了,只欠到台司。 言路古之直,经筵帝者师。 极中五福备,天下达尊推。 方曳星辰履,商山已茹芝。 |
| 三接履声退,东亭斯旷然。 风流披鹤氅,操割佩龙泉。 云卷岩巘叠,雨馀松桂鲜。 岂烦禽尚游,所贵天理全。 |
| 立事成功尽远图,一方独与万方殊。 藩臣皆竞师兵略,相国今多揖庙谟。 礼乐政行凋弊俗,歌谣声彻帝王都。 即随凤诏归何处,只是操持造化炉。 |
| 自为师说竟谁宗,每事持平属此翁。 有志政须名节是,斯文非独语言工。 要令举世人材出,合在前朝行辈中。 安得长年留把柁,后来各与一帆风。 |
| 宿留江湖长子孙,行藏节节耐人看。 及为侍从身垂老,欲试平生事转难。 书就仅题前太史,功成方记旧甘盘。 令人长恨经纶意,历事三朝见一斑。 |
| 淳熙人物到嘉熙,听说山斋亦白髭。 文字尽传融水后,精神如战辟雍时。 灵椿终不争朝菌,蓍草惟堪养寿龟。 细嚼梅花看总义,只应姬老是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