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书曾剖上饶符,我姊亦归高邮掾。 与公既亲亦有故,此地经行几相见。 十年幕府持旌麾,日月计之无乃迟。 治世急才宁定制,徯公把节慰民思。 |
| 晋家山吏部,魏代⑴卢尚书。 莫言先哲异,奇才并佐予(隋书作余。 《御览》同。 )。 学行敦时俗,道素乃冲虚。 纳言云阁上,礼仪皇运初。 彝伦欣有叙,垂拱事端居⑵。 |
| 中书两入寇尚书,出镇雄藩半载余。 棠树阴中无讼听,闲骑宝马到茅庐。 |
| 端平忝缀鵷行末,曾抗纲常疏一通。 诸老不能回横议,孤臣犹记寤清衷。 鹤林莫掣傲象肘,乌府甘弯射羿弓。 西涧相君知我者,箧中尚书记遗忠。 |
| 新观玉历识正初,泰运三阳蔼帝居。 御座今安圆阁子,谊中欲置女尚书。 |
| 功烈尚书孙,琢磨风雅言。 渡河山凿处,陟岘汉滩喧。 梦想吟天目,宵同话石门。 枫林叶欲下,极浦月清暾。 |
| 君骑紫骝马,远上燕山去。 老母倚门啼,泪湿门前路。 泪亦何时干,马去无回步。 前月附书还,置身在郎署。 月赐既已多,取得尚书女。 身荣自可乐,母死无人顾。 多谢邻里人,将钱治坟墓。 |
| 夏月行部至雷州,思制一葛且复休。 冬月行部至廉州,思制一裘且复休。 故衣虽穿尚可补,秋毫扰民民亦苦。 先朝不有轩尚书,堕水忍寒却新襦。 千缣万镪入私橐,硕鼠硕鼠心何如。 |
| 午桥今得晋公庐,花竹烟云兴有余。 师亮白头心已足,四登两府九尚书。 |
| 鲁中狂士邢尚书,本意扶日上天衢。 惇夫若在鑴此老,不令平地生崎岖。 |
| 英略古无对,外庸今最良。 众方期共政,人已叹云亡。 不听尚书履,犹怀太守章。 康庐星忽堕,丹旐袅清湘。 |
| 我作送行诗,勤终铺美意。 吾君方急贤,侍从有虚位。 两府多故人,东阁欠奇士。 如送郑尚书,韵必以来字。 |
| 缫藉知良玉,虀盐是大儒。 单传合上相,小却但尚书。 蠹简同归处,遗簪任翳如。 西风好溪雨,涨泪湿涂芻。 |
| 曾携钵锡到灵山,古寺归来洛水边。 新译经文传北阙,旧游诗句在西天。 炉中香想诸方施,笼里灯应数世传。 别有空门难继处,宋尚书序本师编。 |
| 万花丛里画楼新,玉女凭栏天上春。 明月一轮帘外冷,夜深曾照坐禅人。 嘉兴楞严寺为长水疏经处,后为吴尚书园亭。 师矢心恢复,为诗吊之。 后二十余年,寺遂复故。 |
| 君有百炼刃,堪断七重犀。 谁开太阿匣,持割武城鸡。 竟与尚书佩,遥应天子提。 何时遇操宰,当使玉如泥。 |
| 欲将刀笔润王猷,东去先分圣主忧。 满扇好风吹郑圃,一车甘雨别皇州。 尚书碛冷鸿声晚,仆射陂寒树影秋。 从此文星在何处,武牢关外庾公楼。 |
| 五月东林水竹凉,新荷叶小柳丝长。 且临大令鹅群帖,不恋尚书鸡舌香。 走客谩夸千树橘,杜陵共爱百花庄。 满天风露枇杷熟,归奉慈亲取次尝。 |
| 日上三竿宿雾披,章台走马帽簷欹。 祇传祖席觞无算,肯顾尚书对有期。 芸省繙经终寂寞,柳隄飞鞚好追随。 灵均不醉真何益,千古离骚怨楚辞。 |
| 未识诸人名已侯,一麾应此滞徐州。 谁知安石恐未免,欲借寇君何可留。 遗爱与山同北固,平生作计岂东周。 上方已听尚书履,声在星辰最上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