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寻脆碧袅轻阴,岁不知寒暑不侵。 属厌吟风仍啸雨,尽收县解入琴心。 |
| 古道久沦丧,世涂堪痛哭。 鸾凤尽收声。 豺虎方择肉。 君从东方来,求我山北谷。 君容一何臞,我发日已秃。 衰残两如此,宁不感心目。 又还别我去,后期难重卜。 握手临路岐,赠言以为祝。 一祝宜强饭,二祝宜避俗。 |
| 龙顾初闻辟纵观,尽收清胜閟高寒。 四围列岫飞云静,十里平湖碧照宽。 麈尾有言皆灌枯,尘中无路不惊湍。 东岩端作东山望,行为苍生起谢安。 |
| 回天转地是将军,扶助春宫上五云。 抚背恩虽同骨肉,拥旄名未敌功勋。 尽收壮勇填兵数,不向蕃浑夺马群。 闲即单于台下猎,威声直到海西闻。 |
| 桐川酒正夏王孙,四百遐龄旧德存。 解与狄仪传酿去,不妨吾祖自昌言。 三分历草初除一,百万春花欲化浑。 夺得年头作生日,尽收芳气入芳樽。 |
| 地位清高眼见宽,尽收风景入毫端。 废宫台榭和歌舞,隔岸江山对月看。 一水中分吴越近,层楼低接斗牛寒。 有声画意吟难了,更把瑶琴膝上弹。 |
| 白屋还施纷,莹莹雪不如。 更开三尺牖,照我五车书。 冬尽收芸草,秋来晒蠹鱼。 便便一梦觉,人道孝先闾。 |
| 万竿翠竹拥山隅,时有风前一鸟呼。 公若来时罢箫鼓,尽收幽意入蓬壶。 |
| 广莫亭前秋气清,招邀酒伴走庖兵。 悠悠谁解知真意,乐只应须在太平。 直到上峰饶独步,尽收下界入双明。 满头芬馥随归马,惟有黄花不世情。 |
| 不嫌天上云遮月。 雨来正是双绝。 雷公驱电母,尽收卷、十分袢热。 三更又报初秋了,少待他、西风凄冽。 灵司话头莫说。 且唱饮、刘郎一阕。 |
| 腊前墙角见梅花,雪后墙头见月华。 满引濁醪无一事,尽收好处入吾家。 结庐君待归安固,抱翁侬今老永嘉。 莫道青山便遮断,春风浩荡没津涯。 |
| 末学纷纷竞为人,公能康济自家身。 形躯元备人间世,肝肺尽收天下春。 观我自应知爱重,识心须会起经纶。 寿觥难著皇华语,抱取峨眉月半轮。 |
| 馈饷随萧不作难,秦淮今视汉秦关。 天开虎踞龙蟠处,地近鸡翘豹尾间。 洗印先经三峡寺,观风遍踏九华山。 尽收奇秀归诗稿,却趁赓歌供奉班。 |
| 斫地哀歌有此不,尽收怪变起相酬。 长霄风乱旌旗影,独寐灯摇鼓角秋。 堆案遗经从解秽,列盆晚菊对含愁。 君家父子心源在,句法犹为汐社留。 |
| 泛棹若流萍,桂寒山更青。 望云生碧落,看日下沧溟。 潮尽收珠母,沙闲拾翠翎。 自趋龙戟下,再为诵芳馨。 |
| 昔居清署。 今为编户。 要仿古人襟度。 尽收风月伴残年,更岂望、当途垂顾。 江干徐步。 林皋归路。 不受营营相污。 闲来渐觉日舒长,似挽得 |
| 何以筑花宅,笔直松树子。 何以盖花宅,雪白清江纸。 纸将碧油透,松作画栋峙。 铺纸便成瓦,瓦色水精似。 金鸦暖未焰,银竹响无水。 汗容清不泣,晴态娇非醉。 尽收香世界,关在闲天地。 风日几曾来,蜂蝶独得至。 劝春入宅莫归休,劝花住宅且小留。 昨日花开开一半,今日花飞飞数片。 留花不住春竟归,不如折插瓶中看。 |
| 十年聚少别常多,绿鬓重看总向皤。 胜地有招还远赴,高轩无事亦频过。 离觞又对钟山月,驿棹遥生汉水波。 诗社尽收佳句在,相思随处一长歌。 |
| ...翳春晓,瞠目如堂蒙。 停舟少须之,红日碾高空。 是时群山间,积雪未肯融。 岩雾不尽收,似角藻绘功。 屏障莽回合,粉墨纷异同。 嵌岩眩有无,草树森玲珑。 皛皛琼为田,奕奕旆卷风。 羃篱抹高顶,下乃卧玉龙。 隐显随断续,间簉成葱栊。 微漪湛不摇,一一县镜中。 酒杯与诗笔,客次宁阙供。 搴取不赀景,纳我云梦胸。 一笑漂泊里,孰谓... |
|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 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 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 烟效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 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 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 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