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径小桃深,红光隐翠阴。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 笋迸饶当户,云归半在林。 何须听丝竹,山水有清音。 |
| 西风黄叶夕阳村,山水苍寒雾霭昏。 手撚菊花都是泪,枯松骨立绿毛鬈。 |
| 沧江石头下,沄沄泻天东。 寒潮日夕至,不与废兴同。 陛下始封地,气象常郁葱。 六代有旧迹,物景付与公。 切莫负山水,可追王谢风。 |
| 风雨思君子,烟霞忆旧游。 一区山水国,万里帝王州。 腊罋香浮玉,春旗雪满瓯。 安贫随处乐,此外复何求。 |
| 奉使道中诗百首,古人遗落尽冥搜。 自怜吴蜀佳山水,一夜灯前得遍游。 |
| 山水经行遍,萧闲吏隐情。 剑寒光不泯,鹤老骨逾清。 倾盖逢知已,论诗盍镶卿。 从来说张祐,不是浪传名。 |
| 家世中朝第一流,郡符那得久淹留。 诗情更入山水国,醉眼独高烟雨楼。 文举定非余子辈,元龙须向古人求。 磻溪莫讶功名晚,今代何人有直钩。 |
| 上蔡旧名士,中台令望郎。 行驰封传宠,路向七闽长。 山水闻清远,官曹试暇皇。 遥怜荔枝熟,虚馆进风凉。 |
| 家住山水国,种花以为城。 诗将日登陴,围春驱酒兵。 |
| 天台山水窟,人道是仙家。 白鹤挂寒溜,赤城飞暮霞。 独携筇杖过,莫畏石桥斜。 牢记经行处,归来向我夸。 |
| 山水教无暑,牛羊报有村。 近沙经雨净,远树入烟昏。 奔走何时了,升沉未要论。 江鸥大自在,雪影正孤翻。 |
| 两邦山水未凄凉,二老风流总健强。 共成一百七十岁,各饮三万六千觞。 藏春坞里莺花闹,仁寿桥边日月长。 惟有诗人被磨折,金钗零落不成行。 |
| 平生山水兴,今夜宿东林。 落日楼殿影,西风钟梵音。 云横山阁迥,雨过虎溪深。 脚力犹堪在,他年当重寻。 |
| 一代文翰主,百年风月怀。 于今则所独,视古良与偕。 试评云雾窗,孰与山水斋。 况我方与严,身沈名不埋。 |
| 万事不关虑,孤吟役此生。 风骚中旨趣,山水里心情。 众木凋寒色,空江喷暮声。 终期谒君子,同绕绿苔行。 |
| 缅怀吴晋氏,天壤非异宇。 贤哉羊头镇,一用惠慈抚。 高怀寄山水,余事整军旅。 当年岘首叹,奄冉隔今古。 遗民俎豆之,庙貌压江浒。 谁令望碑人,堕泪若儿女。 |
| 奇哉山水郡,风月以为乡。 何人据其会,胸襟有馀凉。 |
| 寻胜去。 湖色净涵疏树。 欸乃一声何处起。 风铃相应语。 目断遥林修渚。 画出江南烟雨。 山水照人人楚楚。 锦肠生秀句。 |
| 人间初未识奇木,子落蟾宫秋政芳。 托根底事在幽谷,要伴清都山水郎。 |
| 云垂幕。 阴风惨淡天花落。 天花落。 千林琼玖,一空鸾鹤。 征车渺渺穿华薄。 路迷迷路增离索。 增离索。 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