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渺渺家山水四涯,秋风僧忆醉黄华。 马头不识南塘路,又看感阳二月花。 |
| 到想行仁政,民间岂复言。 冤思雪蜀魄,哀欲吊巴猿。 山水州城僻,烟岚路径昏。 遥思上事日,正值海棠温。 |
| 山水东阳富,僧居更翠微。 晴峰露秋骨,古树减烟围。 蹄鸟远相应,孤蜂闲自归。 予生秉幽尚,梦想在禅扉。 |
| 杰阁跨虚壑,危栏转层峰。 需郭丽朝晖,山水涵秋容。 幽寻适暇日,况有佳客从。 微官厌趋走,野性便疏慵。 少摅泉石愿,一洗尘埃胸。 却上陆羽亭,褰裳踏风松。 东轩俯乔木,高花烂芙蓉。 感此节物换,愧尔樵渔踪。 清谈且萧散,酌饮亦时供。 兴阑勿遽叹,胜游当复重。 |
| 坐石滋南风,幽抱和且衎。 志唯在山水,身不关治乱。 终曲遂忘言,举目送飞翰。 所得皆天真,初不加习玩。 |
| 仲先别仲通,长忆又长慵。 有梦应相信,无书想见容。 尘埃五十驿,山水几千重。 老去难寻访,何时得再逢。 |
| 倦听衙官报两衙,出门山水即吾家。 浅深碧绿湖田稻,浓淡红黄野岸花。 草草人生知有限,悠悠客恨自无涯。 凉颸特为驱袢暑,白鸟青天万里赊。 |
| 平湖数百里,隐然一山起。 中有白龙泉,可洗人间耳。 吾师仁智心,爱兹山水音。 结茅三十年,不道日月深。 笑我名未已,来问无端理。 却指岭边云,斯焉赠君子。 |
| 四客同笑言,一僧陪杖屦。 徜徉山水窟。 适意忘晨暮。 疏钟岩北寺,细竹溪南路。 中流石参错,不碍潺湲注。 泓澄小龙潭,润气金碧聚。 时惊木叶坠,俯见鱼虾度。 斯游非预期,偶尔造佳处。 幼舆丘壑情,陶令琴觞趣。 淹留慰所愿,惟以宾友故。 夕阳淡寒山,迟回不能去。 |
| 玩犀牛,呼小玉。 一种风标,十分尘俗。 勤巴子病入膏肓,老盐官笑含鸩毒。 花簇簇,锦簇簇,云峰老人曾刮目。 我从山水窟中来,自谓一生看不足。 看不足,眨得眼来,云归幽谷。 |
| 有客隐华山,学道忘岁月。 灵苗生绝壁,光景中夜发,斸根食之尽,倏尔换金骨。 通籍虎豹阍,日预通明谒,绿章奏封事,误字坐责罚。 後身幸不忘,去日苦飘忽。 白首三入朝,未省及黔突。 方逃申公钳,已取卞和刖。 福微不盈眦,罪众几擢发。 上天岂怜之,寸步使屡蹶,拔其利欲根,还之山水窟。 洗心谢宿愆,世事等胡粤。 |
| 西来秋兴日萧条,昨夜新霜缉缊袍。 开遍菊花残蕊尽,落余寒水旧痕高。 萧萧官树皆黄叶,处处村旗有浊醪。 老补一官西入洛,幸闻山水颇风骚。 |
| 生平有志在山水,得绂此邦非偶尔。 行行白鹿书院来,小舆竹迳松阴里。 轻雷急鼓山前闻,飞梁截截水下喷。 有如蛟龙卷沧海,怒气直欲山前吞。 劝客倚栏同把盏,低头千夫眩双眼。 自非建始决金堤,端是晋阳彻三板。 手摩题石苔藓斑,驻看未饱不忍还。 谁能挽之出庐山,一洗尘俗清人间。 |
| 多人乞语过台雁,上人亦向那边游。 寒拾不能登妙觉,只为贪著山水幽。 巨罗长年抱膝坐,痴痴更是不知休。 春花正开香满路,日轮卓午山气收。 乘兴去时宜速速,乘兴回来莫悠悠。 |
| 古寺沉沉昼日长,泠然清响发僧房。 昭君别去颜如玉,苏武归来鬓已霜。 山水无端言尔志,炭冰何事置吾肠。 老来却爱虚檐外,雨滴梧桐一味凉。 |
| 史观郎闱得谢归,桓桓筋力未全衰。 园林笑傲笙歌拥,山水追寻几杖随。 尺牍百封虚有意,文章十帙更传谁。 余花自出藏春坞,一点青灯照繐帷。 |
| 吾州可但佳山水,薰沐诗书自不同。 牧守曾留今相国,郡人况有我文公。 诸贤雅欲相俎豆,一念底须多缿筒。 三十六峰吟更笔,只将无事过年丰。 |
| 高材博识服簪绅,玉树瑶林绝点尘。 氏族源流推肉谱,春秋褒贬藉调人。 膝间韵磬传山水,枰上枯棋战楚秦。 妙处不传今已矣,遥瞻遗像泪沾巾。 |
| 崚嶒插天山,仙池在绝顶。 无源水自溢,泓澄照天镜。 鱼依藻荇深,龙藏密穴静。 天意欲为雨,烟雾如炉甑。 至今山下田,势不忧旱横。 划然齐景开,仰看飞泉进。 一道翠微间,长剑倚天净。 群山列画屏,高下相辉映。 安得丹青手,写此绝胜境。 挂我草堂中,吟望免延颈。 不负山水心,永谢利名阱。 |
| 忆昔西都欢纵。 自别後、有谁能共。 伊川山水洛川花,细寻思、旧游如梦。 今日相逢情愈重。 愁闻唱、画楼锺动。 白发天涯逢此景,倒金尊、殢谁相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