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閒身如野鹤,天地一虚巢。 山水琴中趣,松筠世外交。 怀亲逢远信,开封卜归爻。 更说云门好,相期共结茅。 |
| 琴诗山水乐,顿与世情疏。 每到相思际,还看所寄书。 春风肥野蕨,晓雨润园蔬。 此地能容我,同君一处居。 |
| 山水兴方逸,尘埃缚暂宽。 菜肠甘久素,酒颊助微丹。 江阔烟光薄,霜滋叶晕残。 不妨走幽寺,或可叩禅端。 |
| 方期秋气高,遍阅山水窟。 青鞋此蜚动,幽意那可及。 |
|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
| 城市如煁灶,输兹山水乡。 松深不见日,瀑近自生凉。 静里疑秋至,吟边喜昼长。 蕉衣与纨扇,皆弃在空箱。 |
| 此君气节极伟特,令人爱之舍不得。 遍造山水有竹处,不问主人识不识。 朝朝暮暮看不足,感得碧光透双目。 一旦心空忽归去,挺身特立化为玉。 |
| 涔阳山水壮南州,千尺飞梁速去邮。 蛟鳄翻涛声吼夜,虹蜺分雨气横秋。 险疑云栈通车马,高比银河挟女牛。 钜万功成书太史,绝胜舟楫济中流。 |
| 江上烹鱼采野樵,鸾枝摧折半曾烧。 未经良匠材虽散,待得知音尾已焦。 若使琢磨徽白玉,便来风律轸青瑶。 还能万里传山水,三峡泉声岂寂寥。 |
| 参军已去作飞仙,俊逸声名久不传。 千古家风期尔振,一时句法许谁先。 心惟酷好佳山水,手不停披旧简编。 想得锦囊应是富,年来知有几千篇。 |
| 挽住征衣为濯尘,阆州斋酿绝芳醇。 莺花旧识非生客,山水曾游是故人。 遨乐无时冠巴蜀,语音渐正带咸秦。 平生剩有寻梅债,作意城南看小春。 |
| 谪居无地寄幽怀,有高台自汉开。 紫极晨光招我望,锦江春色逐谁来。 赓歌惟忆多炎裔,作赋应怜乏贾才。 人物若增山水胜,诗仙龙种两奇哉。 |
| 千仞奇峰薄上清,葛洪于此尚留名。 紫麟瑞霭春风暖,白虎丹成夜月明。 点点苍苔空有迹,菲菲芳草软无声。 高踪回首今何在,山水犹含万古情。 |
| 谢家山水属君家,曾共持钩掷岁华。 竹里竹鸡眠藓石,溪头鸂鶒踏金沙。 登楼夜坐三层月,接果春看五色花。 昨日西风动归思,满船凉叶在天涯。 |
|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
| 借得溪亭一解衣,忘机燕子去来飞。 采桑女伴携篮过,罢钓儿郎荡桨归。 嫩草正芳鹅鸭斗,浅潮初落蟹鱼肥。 开门坐对真山水,不信人间有是非。 |
| 珠玉作泥沙,山谷量牛马。 试上累累丘垅看,谁是强梁者。 水浸浅深帘,山压高低瓦。 山水朝来笑问人,翁早去声归来也。 |
|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
| 四明山水别多时,老病心閒事事违。 梦想西湖古兰若,又和秋色送僧归。 |
| 万甲蟠胸老气雄,将星光照海云东。 声名宣尉裴中立,地步平章韩魏公。 大纛高牙山水县,褒衣博带藻芹宫。 书生端为斯文喜,俎豆先行军旅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