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环倾国起胡兵,有色终污后世名,九夏专房何在貌,一身空洞若为情。 宠名本自无心得,妇节从来澈骨清。 愁见婕妤秋后扇,共怀幽恨几时平。 |
| 梦裹家山竹裹钟,金鸡山下快掀篷。 垂杨不隔池楼月,宿酒吹残杨柳风。 |
| 羽类是游魂,哀多属曙昏。 一时亡国恨,千古向人言。 山竹已应裂,野花犹更繁。 昔曾令杜甫,再拜忆君尊。 |
| 屋山竹树带疏蝉,净扫风轩散发眠。 老子平生无长物,陶诗一卷枕屏边。 |
| 松坞石林林,秋风万壑阴。 泉清尘客耳,花照定僧心。 龙去野祠破,鸟啼山竹深。 苍生饥渴甚,朝夕望为霖。 |
| 翠合初疑无路往,停鞭邂逅成清赏。 僧炉坐稳纸窗明,细雨忽来山竹响。 |
| 迟日浓花午,闲云小阴天。 半岩春洞水,万片晚林烟。 惭愧华巅客,来分紫府仙。 倚窗山竹夜,风溜响朱絃。 |
| 结阁揖仙子,疏塘临隐扉。 水花红四出,山竹翠相围。 云度疑軿下,凫惊恐舄飞。 蜀姜宁可恃,投钓此忘归。 |
| 仰见青天尺许青,无波江水不胜平。 只惊白昼山竹裂,杜宇初闻第一声。 |
| 兄诗楚山竹,岁晚色愈绿。 譬彼朝阳桐,当令凤栖宿。 |
|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
| 漫家郎亭下,复在樊水边。 去郭五六里,扁舟到门前。 山竹绕茅舍,庭中有寒泉。 西边双石峰,引望堪忘年。 四邻皆渔父,近渚多闲田。 且欲学耕钓,于斯求老焉。 |
| 发已星星带已宽,徐郎犹自客长安。 家山竹好无由看,谩种庭心一两竿。 |
| 渔翁击叶舟,远映枫林宿。 手携双白鱼,呼儿爨山竹。 深夜寂地人,明灭寒江曲。 |
| 金谷楼中人在,两点眉颦绿。 叫云穿月,横吹楚山竹。 怨断忧忆因谁,坐中有客,犹记在、平阳宿。 泪盈目。 百转千声相续。 停杯听难足。 谩夸天海风涛旧时曲。 夜深烟惨云愁,倩君沈醉,明日看、梅梢玉。 |
| 山竹引春根,垂透苍崖底。 绸直老龙须,佶屈修蛇尾。 支郎虽畜马,不忍裁为箠。 |
| 君如绿耳抹流沙,躞蹀追风不待挝。 缀葺曾童楚山竹,燕游行插曲江花。 久烦凤诏搜奇逸,定复龙光叠宠嘉。 叱咤即今凌笔阵,坐令楚幕集归鸦。 |
| 就荒山竹重抽笋,新种池荷晚著花。 意象全然似村落,又添茅屋两三家。 |
| 予闻楚山竹,肉好发亦匀。 陇上风雪饱,石根莓苔皴。 搜林翦横吹,龙子愁水滨。 作邑尚简易,岂必蹈昔人。 愿为季长赋,安用瑶与珉。 |
| 汉皇昔事西南夷,萧然兵甲开罗施。 至今杀气满崖谷,苦雾四塞阴风吹。 十日九日不见日,见日犹应朝饭毕。 鬼心鬼面相构争,跳险缘危如鸟疾。 将军有手能接猱,腰间?鹈声嗷嗷。 三年伐尽邛山竹,蜀贾四出声名高,悬知眼中无若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