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朝罢缀鸳鸾,丹凤楼前驻马看。 惟有终南山色在,晴明依旧满长安。 |
阆仙晦日惜春归,尚喜争他五日迟。 延蝶晚花馀小蒨,藏莺暗柳尽低垂。 频催布谷难谋野,苦劝提壶殆为私。 寄语社中须痛饮,喜晴山色也开眉。 |
屈曲连汀隐复明,西湖奇观到南屏。 萍花巧缀玉钿碧,山色净涵螺髻青。 隋女啼妆羞缺月,秦娥望幸对明星。 主人约束当尊俎,未放骚翁眼独醒。 |
菊过重阳尚吐香,晚秋风景属村庄。 日羹野菜同妻饭,时傅邻篘对客觞。 霜后树枝多老丑,雨馀山色半微茫。 近来少入城中去,为爱闲居滋味长。 |
雨馀山色一番新,物态民情若遇春。 正好凭高飘逸兴,便教避世出红尘。 再登云外通天路,就见岩中慕道人。 俯仰熙和都得意,心难手舞喜逢辰。 |
阁前眼界如图画,山色侵窗竹打檐。 云带雁声移别蒲,月将梅影进疏帘。 壮怀自笑年年减,华发无情日日添。 夜半骤风天骤雪,贵家鼓舞客心嫌。 |
葺得湖边屋数椽,茅斋低小竹窗妍。 墟烟寂历归村路,山色苍寒酿雪天。 性嬾杯盘常偶尔,地偏鸡犬亦修然早知栗里多幽事,虚走人间四十年。 |
彩槛雕阑倚地仙,南堂深架北堂先。 湖光十里饶春日,山色三堤合霁烟。 帘幕香传歌扇底,莺花影落酒旗边。 红尘不受斜阳压,暗逐东风入画船。 |
雪霁别乡关,经行百里间。 溪流殊荡漾,山色正{左文右阑}{左文右扁}。 民散无多户,程途转几湾。 衰龄垂八十,未必又重还。 |
百尺沧浪两岸沙,肩舆徒涉步欹斜。 溪声犹带夜来雨,山色渐分云外霞。 岸半断林开鸟道,水边疏生近人家。 尘埃何处寻真境,试农寒流认落花。 |
山色空蒙翠欲流,长江清澈一天秋。 茅茨落日寒烟外,久立行人待渡舟。 |
六客西来共一舟。 吴儿踏浪剪轻鸥。 水光山色翠相浮。 我欲吹箫明月下,略须棹晚风头。 从前五度到蕲州。 |
渺渺寒潮带石矶,潮声山色两相依。 阴云翻浪明秋日,霞气蒸林生晚霏。 巴蜀船从巫峡下,荆吴人自海门归。 听歌酌酒银河曙,坐见高天一雁飞。 |
穿云裂石下层巅,来作人间小洞天。 双干翠浓几欲滴,两峰玉立巧当前。 环观邑崖鸟讹尾,倚挹江涛雪满川。 城市谁知有清赏,请看山色旧题镌。 |
斜阳波底湿微红。 朱栏翠袖倚轻风。 平平山色有无中。 俯首微官真自缚,高飞远举羡冥鸿。 何时一艇大江东。 |
天风吹我上瑶台,满眼烟霞扫不开。 药灶无丹人已去,洞霄有树鹤还来。 溪声晴带三秋雨,山色青无半点埃。 更爱夜深清梦断,碧纱明月映苍苔。 |
东林移宿过西林,风霭萧萧结暝阴。 随处水声喧屐齿,傍人山色上衣襟。 道於尘土知无用,乐在云泉亦损心。 拟付离骚与猿鸟,樵苏应怪久登临。 |
五柳门南派水东,水边亭上兴无穷。 半窗山色来云外,一枕荷香带雨中。 绣被夜歌青翰楫,绿波春飏紫茎风。 尘曹未窃江湖号,携手兰干早晚同。 |
倚岸凌虚若冠鳌,湖光山色两相高。 惊波杂沓闻千骑,远树微茫见一毫。 娃馆已空人世隔,帝乡何许客心劳。 吴门曳彩那曾睹,早觉霜华入髩毛。 |
灼灼曾晖渐欲西,长桥弭棹倚栏时。 湖光渺漭浮寒鉴,山色依稀抹黛眉。 一舸功成非本志,三秋归思亦何迟。 始终唯有天随子,笑却旌招理钓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