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园数亩未言赊,凿沼疏泉手灌花。 花欲疏疏仍密密,枝须整整复斜斜。 渐看节序皆芳候,不放风光到别家。 最爱南荣冬日暖,蜡梅一树映山茶。 |
| 翠竹山茶映落霞,猿啼鹊噪道谁夸。 一叶坠时秋遍界,春风微动一时花。 |
| 要题咫素问何如,病过春风体益癯。 采得山茶漫持寄,草玄余暇想时须。 |
| 西窗日过中,饥坐生眼花。 援笔课小诗,墨燥字倾斜。 须臾忽满纸,翩翩若风鸦。 虽无古人法,简拙自一家,乃知雨漏壁,未媿锥画沙。 俄报豆饭熟,投笔喜莫涯。 呼童拾涧薪,试我家山茶。 |
| 小圃傍城郭,闭门芝术香。 名随市人隐,德与佳木长。 元化善养性,仓公多禁方。 所活不可数,相逢旋相忘。 但喜宾客来,置酒花满堂。 我欲东南去,再观双桧苍。 山茶想出屋,湖橘应过墙。 木老德亦熟,吾言岂荒唐。 |
| 江南山深冬日暖,湖冰无澌湖水满。 幽林晚径断人行,落尽梅花春不管。 山茶花发争芳菲,翠翎蜡觜相光辉。 烟生锦屿寒犹恋,雪满银塘夜未归。 疏林落羽纷凌乱,回首青霄各分散。 溪上鸳鸯独有情,春来冬去长为伴。 |
| 一杯齑餺飥,老子腹膨脝。 坐拥茅檐日,山茶未用烹。 |
| 菊花黄後。 山茶红透。 南国小春时候。 蓬山高处绿云间,有一个、仙宫诞秀。 精神龟媚,骨毛鹤瘦。 落落人中星斗。 殷勤自折早梅芳,调一鼎、和羹为寿。 |
| 山茶风香酒微波,杏花日长人笑歌。 儿孙欢拥白发婆,煮菜解醉不厌多。 人生乐事恐蹉跎,世事等是一梦柯。 孝义两字不可磨,当与兄弟相切磋。 我家兄弟三世过,谨勿令人说如何。 |
| 未换中庭三尺土,漫种数丛千叶花。 造物不违遗老意,一枝颇似洛人家。 名园不放寻芳客,陋巷希闻载酒车。 未忍画瓶修佛供,清樽酌尽试山茶。 |
| 天与幽姿自不同,凌寒独秀雪霜中。 山茶未许方高洁,故使千花立下风。 |
| 独烹茶山茶,未对雪峰雪。 须知千里间,只共一明月。 陈家参玄天,道眼应一瞥。 为语管城君,相从炽然说。 |
| 樟原岭下野山茶,半是红花半白花。 雨里向人俱有泪,花中隐士自成家。 依稀檐蔔稍头雪,彷佛棠梨脸畔霞。 恐是山君双侍女,不应临路久咨嗟。 |
| 筀笋剪龙须,山茶烹雀舌,款客话家私,各打乡谈说。 闽蜀同风,浙音迥别。 老倒芝峰耳重听,子规声诉三更月。 |
| 双凤箫声隔彩霞。 朱门深闭七香车。 何处探春寻旧约,谢娘家。 旖旎细风飘水麝,玲珑残雪浸山茶。 饮罢西厢帘影外,玉蟾斜。 |
| 乍行春野眼增明,渐减春衣体倍轻。 人卖山茶先谷雨,鸦随墦祭过清明。 柳塘水满双凫戏,稻陇泥深一犊行。 晚到三桥泛舟去,掩关不复畏重城。 |
| 今朝正当端午节,衲僧倒用真妙诀。 转圣作凡,点金成铁。 却把山茶,以替竹叶。 角黍满盘,菖蒲细切。 虽然俗气未除,也要大家暖热。 百草头边,艾人懽悦。 千峰影里笑不休,野猿时把藤萝拽。 |
| 锦衣骢马好还家,大别山边汉水斜。 霜简位高增意气,金章恩重有光华。 几程蛮徼云藏驿,一棹荆江月照沙。 多少朝簪鬓成雪,愿君休访楚山茶。 |
| 信脚东游十二年,甘泉香稻忆归田。 行逢蜀井恍如梦,试煮山茶意自便。 短绠不收容盥濯,红泥仍许置清鲜。 早知乡味胜为客,游宦何须更著鞭。 |
| 夜烧红烛照梅花,刺史风流自一家。 待得残英上丹脸,韶华端复到山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