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人耕凿遍奚疆,部落连山复枕冈。 种粟一收饶地力,开门东向杂夷方。 田畴高下如棋布,牛马纵横似谷量。 赋役百端閒日少,可怜生事甚茫茫。 |
| 道路如绳直,郊园似砥平。 山为翠螺踊,桥作彩虹明。 午酌金丸橘,晨炊玉粒粳。 江村好时节,及我疾初平。 |
| 拥传经过白霫东,依稀村落有华风。 食饴宛类吹箫市,逆旅时逢炀灶翁。 渐使犬羊归畎亩,方知雨露遍华戎。 朝廷涵养恩多少,岁岁轺车万里通。 |
| 山路萦回极险难,才经深涧又高原。 顺风冲激还吹面,滟水坚凝几败辕。 岩下有时逢虎迹,马前频听异华言。 使行劳苦诚无惮,所喜殊方识汉恩。 |
| 五千言外得玄音,石屋寒栖隔雪林。 多傍松风梳绿发,只烧崖药点黄金。 澄潭龙气来萦砌,月冷星精下听琴。 曾梦先生非此处,碧桃溪上紫烟深。 |
| 一径春光里,扬鞭入翠微。 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 谷鸟衔枝去,巴人负笈归。 残阳更惆怅,前路客亭稀。 |
| 常忆清泠子,深云种早禾。 万缘虽不涉,一句子如何。 踪迹诸峰匝,衣裳老虱多。 江头无事也,终必到烟萝。 |
| 凤门高对鹿门青,往岁经过恨未平。 辩鼎上人方话道,卧龙丞相忽追兵。 炉峰已负重回计,华岳终悬未去情。 闻说东周天子圣,会摇金锡却西行。 |
| 插天天目隐云中,但见苕溪绿向东。 半折竹初经腊雪,争妍麦已眩春风。 翻飞水鸟偏饶白。 窄小村船亦画红,闻说南塘赵书宅,近来毁卖与琳宫。 |
| 侍臣笔裹旧西班,大将麾幢又百蛮。 挂席南箕宿昔事,闪旗东井何时还,日增衰病复一日,山隔旧游知几山? 倦拂盘陀苍石坐,归心聊与石俱顽。 |
| 人烟萧索石田荒,茅屋低斜倚涧冈。 雪里送租冲虎过,雨中乏食学蚕僵。 三丁编户衣装急,百敛沿村土木忙。 懒共老农谈世事,自搔短发对斜阳。 |
| 霜痕如雨沁东郊,乐岁家家一把茅。 故国丘陵多麦垄,新晴篱落有梅梢。 小山何在应招隐,北岭如今已献嘲。 归计未成聊琢玉,飘颻风袖作推敲。 |
| 水叠鸣珂树如帐,长杨春殿九门珂。 我来惆怅不自决,欲去欲住终如何? |
| 抛却山中诗酒窠。 却来官府听笙歌。 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 新剑戟,旧风波。 天生予懒奈予何。 此身已觉浑无事,却教儿童莫恁么。 |
| 常恨烟波隔,闻名二十年。 结为清气引,来到法堂前。 薪拾纷纷叶,茶烹滴滴泉。 莫嫌来又去,天道本泠然。 |
| 正传国子先生印,远访松陵隐士庐。 二十四篇风月句,几千万卷圣贤书。 地偏自觉因人重,日涉从教与世疏。 已戒园丁多种菊,重来对菊脍鲈鱼。 |
| 镜中真僧白道芬,不服朱审李将军。 渌汗平铺洞庭水,笔头点出苍梧云。 且看八月十五夜,月下看山尽如画。 |
| 晨兴事行役,寸禄此时轻。 扑面风霜紧,隔林鸡犬鸣。 遥天分淡色,残月露微明。 便欲投簪去,无田可力耕。 |
| 竹院松庭。 犬吠鸡鸣。 被田家、画出升平。 园林掩映,鞍马经行。 怅暮天低,寒日澹,晓风轻。 浮世浮名。 役使神形。 霎时间、鬓变星星。 不忧不惧荣,无辱无荣。 爱水边渔,林下隐,陇头耕。 |
| 山驿孤灯尽,霜天片月低。 还家人自喜,恋枥马频嘶。 野水分微白,巢禽惊稳栖。 前村应曙色,依约数声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