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住香山初到夜,秋逢白月正圆时。 从今便是家山月,试问清光知不知? |
| 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 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 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 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 |
| 遐方不许贡珍奇,密诏唯教进荔枝。 汉武碧桃争比得,枉令方朔号偷儿。 封开玉笼鸡冠湿,叶衬金盘鹤顶鲜。 想得佳人微启齿,翠钗先取一双悬。 巧裁霞片裹神浆,崖蜜天然有异香。 应是仙人金掌露,结成冰入蒨罗囊。 |
| 经年不到龙门寺,今夜何人知我情? 还向畅师房里宿,新秋月色旧滩声。 饮徒歌伴今何在,雨散云飞尽不回。 从此香山风月夜,祗应长是一身来。 石盆泉畔石楼头,十二年来昼夜游。 更过今年年七十,假如无病亦宜休。 |
| 悔作望南浦,望中生远愁。 因知人易老,为有水东流。 欲附故乡信,不逢归客舟。 萋萋两岸草,又度一年秋。 |
|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
| 惟君怀至业,万里信悠悠。 路向东溟出,枝来北阙求。 家无一夜梦,帆挂隔年秋。 鬓发争禁得,孤舟往复愁。 |
| 开目不见路,常如夜中行。 最贱不自勉,中途与谁争? 蓬为沙所危,还向沙上生。 一年秋不熟,安得便废耕。 颜子命未达,亦遇时人轻。 |
| 分散多如此,人情岂自由。 重来看月夕,不似去年秋。 息虑虽孤寝,论空未识愁。 须同醉乡者,万事付江流。 |
| 情人取次几淹留,别后南州与北州。 月色为怜今夜客,砧声那似去年秋。 欲除豺虎论三略,莫对云山咏四愁。 亲故相逢且借问,古来无种是王侯。 |
| 菊花山在碧江东,冷酒清吟兴莫穷。 四十三年秋里过,几多般事乱来空。 虽惊故国音书绝,犹喜新知语笑同。 竟日开门无客至,笛声迢递夕阳中。 |
| 南经湘浦北扬州,别后风帆几度游。 春酒谁家禁烂漫,野花何处最淹留。 欲凭尺素边鸿懒,未定雕梁海燕愁。 长短此行须入手,更饶君占一年秋。 |
| 月暗竹亭幽,萤光拂席流。 还思故园夜,更度一年秋。 自惬观书兴,何惭秉烛游。 府中徒冉冉,明发好归休。 |
|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 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 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 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 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沉昔意气,改换旧容质。 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疏芜南岸草,萧飒西风树。 秋到未几时,蝉声又无数。 莎平绿茸合,... |
| 又乞书题出,关西谒列侯。 寄家僧许岳,钓浦雨移洲。 卖马登长陆,沾衣逐胜游。 菜肠终日馁,霜鬓度年秋。 诗苦无人爱,言公是世仇。 却怜庭际草,中有号忘忧。 |
| 年少王孙有俊才,登高欢醉夜忘回。 歌阑赏尽珊瑚树,情厚重斟琥珀杯。 但愿千千岁,金菊年年秋解开。 |
| 怜君才与阮家同,掌记能资亚相雄。 入楚岂忘看泪竹,泊舟应自爱江枫。 诚知客梦烟波里,肯厌猿鸣夜雨中。 莫信衡湘书不到,年年秋雁过巴东。 |
| 一辞山舍废躬耕,无事悠悠住帝城。 为客衣裳多不稳,和人诗句固难精。 几年秋赋唯知病,昨日春闱偶有名。 却出关东悲复喜,归寻弟妹别仁兄。 |
| ...碑、志、序、记、表、赞,以类相附,合为卷轴,又从五十一以降,卷而第之。 是时大和二年秋,予春秋五十又七,目昏头白,衰也久矣,拙音狂句,亦已多矣。 由兹而后,宜其绝笔,若余习未尽,时时一咏,亦不自知也。 因附前集报微之,故复序于卷首云尔。 |
| 霜落小园瑶草短,瘦叶和风,惆怅芳时换。 懊恨年年秋不管,朦胧如梦空肠断。 独立荒池斜日岸,墙外遥山,隐隐连天汉。 忽忆当年歌舞伴,晚来双脸啼痕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