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笺云:阴阳初感处,天地未分时。 言语既难到,丹青何处施。 |
| 笺云:白日偏催处,黄金欲尽时。 侈心都用了,始得一开眉。 |
| 笺云:酒到醺酣处,花当烂漫时。 醺酣归酩酊,烂漫入离披。 |
| 笺云:群卉争妍处,奇花独异时,东君深意思,亦恐要人知。 |
| 笺云:瓮头喷液处,盏面起花时。 有客来相访,通名曰伏羲。 |
| 年老逢春人共咍,小园日涉去仍回。 墙边槐树谁家种,篱外桃花特地开。 冰到泮时终在沼,石依阴处自生苔。 折腰最苦无筋力,欲和渊明归去来。 ¤ |
| 年老逢春人更狂,不登高阜即平冈。 忘怀每怪言非浅,好睡还惊梦不长。 过市尘多如触雾,临窗花少胜焚香。 长将短发清晨理,又听钟声谒未央。 ¤ |
| 年老逢春人自惊,春寒不饮负良朋。 江南报到犹深雪,都下听来无早莺。 司马惯将筇杖策,尧夫来挽小车行。 诗成却怪昌黎语,凡物鸣因不得平。 |
| 归梦涉远道,青山非故庐。 岁时筋力减,日夜鬓毛疏。 且免编民役,休论邸报除。 百年余二老,莫遣寸阴虚。 |
| 唐室王子後,黄冠事隐沦。 餐霞不满腹,披云不蔽身。 八十不能死,缢以头上巾。 始慕老庄术,终厌道德贫。 营营求长生,反困甑中尘。 |
| 忽忽忘年老,悠悠负日长。 小诗妨学道,微雨好烧香。 檐鹊移时立,庭梧满意凉。 此身南复北,仿佛是它乡。 |
| 片云头上黑,冻雨自西来。 促妇收余谷,呼童拾爨柴。 堆禾披草盖,移菜傍畦栽。 却忆翁年老,前村醉未回。 |
| 客舍如僧舍,秋风几席清。 竹孙仍带箨,鸠妇已呼晴。 年老心情减,官卑去就轻。 京师名籍甚,郑子岂其卿。 |
| 堪笑经年老蠹鱼,编编钻透未知书。 忽然眉底开双眼,始信从前不识渠。 |
| 七十三年老病身,扁舟於此往来频。 吴兴故老消磨尽,却认青山作故人。 |
| 萧萧檐角雨,冉冉雨中舟。 年老难於别,春寒重却愁。 风窗乱书叶,尘壁暗灯篝。 夜半无来雁,披衣对小楼。 |
| 明从何处去,暗从何处来。 但觉年年老,半是此中催。 |
| 萧然一室静,乐只复何如。 子晋吹笙罢,孙登长啸余。 儿童奔入学,宾客远回车。 更愿干戈息,残年老弊庐。 |
| 倦枕廉纤雨,幽窗料峭寒。 溪柴旋篝火,野蔌斗登盘。 年老衣冠古,身闲宇宙宽。 儿孙生我笑,趋揖已儒酸。 |
| 逢花眼倦开,见酒手频推。 不恨吾年老,恨他将病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