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
| 挺生贤德对耆英,岁物皆新气淑清。 年至七旬人已少,子为四品世称荣。 紫泥屡捧门多庆,华发虽稠体益轻。 欲比遐龄何所似,蟠校结实老仙京。 |
| 异域今无外,高僧代所稀。 苦心归寂灭,宴坐得精微。 持钵何年至,传灯是日归。 上卿挥别藻,中禁下禅衣。 海阔杯还度,云遥锡更飞。 此行迷处所,何以慰虔祈。 |
| 朱城待凤韶年至,碧殿疏龙淑气来。 宝帐金屏人已帖,图花学鸟胜初裁。 林香近接宜春苑,山翠遥添献寿杯。 向夕凭高风景丽,天文垂耀象昭回。 |
| ...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 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 君子与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