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 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 |
| 松门堆复积,埋石亦埋莎。 为瑞还难得,居贫莫厌多。 听怜终夜落,吟惜一年过。 谁在江楼望,漫漫堕绿波。 |
| 自识来清瘦,寻常语论真。 药成休伏火,符验不传人。 独有年过鹤,曾无病到身。 潜教问弟子,居处与谁邻。 |
|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
| 年过潘岳才三岁,还见星星两鬓中。 纵使他时能早达,定知不作黑头公。 |
| 洞壑双扉入到初,似从深阱睹高墟。 天开白日临军国,山夹黄河护帝居。 隋炀远游宜不反,奉春长策竟何如。 须知皇汉能扃鐍,延得年过四百余。 |
| 年过五十鬓如丝,不必前程更问师。 幸得休耕乐尧化,楚山深处最相宜。 |
| 江畔百尺楼,楼前千里道。 凭高望平远,亦足舒怀抱。 驿路使憧憧,关防兵草草。 及兹多事日,尤觉闲人好。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 |
| 年过弱冠风尘里,常拟随师学炼形。 石路特来寻道者,云房空见有仙经。 棋于松底留残局,鹤向潭边退数翎。 便欲此居闲到老,先生何日下青冥。 |
| 年过五十到南宫,章句无名荷至公。 黄纸开呈相府后,朱衣引入谢班中。 诸曹纵许为仙侣,群吏多嫌是老翁。 最幸紫薇郎见爱,独称官与古人同。 |
| 行年过始衰,秋至独先悲。 事往怜神魄,感深滋涕洟。 百忧纷在虑,一醉兀无思。 宝瑟拂尘匣,徽音凝朱丝。 幽圃蕙兰气,烟窗松桂姿。 我乏济时略,杖节抚藩维。 山川大兵后,牢落空城池。 惊沙犹振野,绿草生荒陂。 物变风雨顺,人怀天地慈。 春耕事秋战,戎马去封陲。 波澜暗超忽,坚白亦磷缁。 客有自嵩颍,重征栖隐期。 丹诀学仙晚,... |
| 非老亦非少,年过三纪馀。 非贱亦非贵,朝登一命初。 才小分易足,心宽体长舒。 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 况此松斋下,一琴数帙书。 书不求甚解,琴聊以自娱。 夜直入君门,晚归卧吾庐。 形骸委顺动,方寸付空虚。 持此将过日,自然多晏如。 昏昏复默默,非智亦非愚。 |
| 后集寄将何处去,故山迢递在匡庐。 旧僧独有云皋在,三二年来不得书。 别后道情添几许,老来筋力又何如。 来生缘会应非远,彼此年过七十余。 |
| 位逾三品日,年过六旬时。 [太子少傅官三品。 予今年六十五。 ]不道官班下,其如筋力衰。 犹怜好风景,转重旧亲知。 少壮难重得,欢娱且强为。 兴来池上酌,醉出袖中诗。 静话开襟久,闲吟放盏迟。 落花无限雪,残鬓几多丝。 莫说伤心事,春翁易酒悲。 |
| 年长身转慵,百事无所欲。 乃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 沐稀发苦落,一沐仍半秃。 短鬓经霜蓬,老面辞春木。 强年过犹近,衰相来何速。 应是烦恼多,心焦血不足。 渐少不满把,渐短不盈尺。 况兹短少中,日夜落复白。 既无神仙术,何除老死籍? 只有解脱门,能度衰苦厄。 掩镜望东寺,降心谢禅客。 衰白何足言,剃落犹不惜。 |
| 忆昨相逢论久要,顾君哂我轻常调。 羁旅虽同白社游,诗书已作青云料。 蹇质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 长歌达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 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征求尽。 此时亦得辞渔樵,青袍裹身荷圣朝。 犁牛钓竿不复见,县人邑吏来相邀。 远路鸣蝉秋兴发,华堂美酒离忧销。 不知何日更携手,应念兹晨去折腰。 |
| 穷冬月末两三日,半百年过六七时。 龙尾趁朝无气力,牛头参道有心期。 荣华外物终须悟,老病傍人岂得知。 犹被妻儿教渐退,莫求致仕且分司。 唯生一女才十二,只欠三年未六旬。 婚嫁累轻何怕老,饥寒心惯不忧贫。 紫泥丹笔皆经手,赤绂金章尽到身。 更拟踟蹰觅何事,不归嵩洛作闲人? 七年囚闭作笼禽,但愿开笼便入林。 幸得展张今日翅,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