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起宜横讲殿经,若为临贺复庐陵。 朝来冠雀衔三鳣,敢贺先生自此升。 |
| 谁谓庐陵是富州,反成穷匮省支。 寿筵只作家常办,不学豪奢呈逞异差。 |
| 庐陵一小郡,百岁两胡公。 论事是小异,处心应略同。 有书莫焚稿,无恨岂伤弓。 病愧不远别,写诗霜月中。 |
| 庐陵一小郡,百岁两胡公。 论事虽小异,处心应略同。 有书莫焚稿,无恨岂伤弓。 病愧不远别,写诗霜月中。 |
| 公作庐陵掾,先君官赣州。 书邮时问讯,江驿几淹留。 抚事今安在,临风涕莫收。 谁为耆旧传,好奇竹林游。 |
| 修藏日,干戈澒洞秋。 诗文工雾縠,论议壮春流。 潋水昔三子,庐陵旧一欧。 自怜生已晚,不获与同游。 |
| 危言不畏触干戈,瘴雨蛮烟换玉珂。 今古庐陵两胡老,是非儋耳一东坡。 拳拳搞志甘三已,恻恻招魂听九歌。 信得平生稽古力,初心不为履朝靴。 |
| 日照昼,月照夜。 天清而高,地厚而下。 不我处者大功,不可逃者至化。 举起镇州罗蔔,酬却庐陵米价。 阿噜勒继萨婆诃,佳作人可知礼也。 |
| 化彼三千七十士,唯恐迷流增嫉妒。 不患寡而患不均,后代绵绵常贵富。 我道无心粥饭缘,饥餐渴饮全无措。 一家有事百家忧,心净还如佛净土。 庐陵米价也寻常,一粒破时全体露。 |
| 灵源车辙显来由,一粒穿时快疾收。 莫待庐陵高索价,临机下口卒难酬。 |
| 庐陵儒万人,颇亦出青紫。 老子三不归,未省乡里士。 暮年罕交游,仅识子周子。 风流属当行,岂止谈天尔。 夜从青楼饮,一醉几欲死。 |
| 南望庐陵郡,山连五岭长。 吾君怜远俗,从事辍名郎。 移户多无土,春蚕不满筐。 惟应劳赞画,溪峒况强梁。 |
| 湖外庐山已见招,春风好送木兰桡。 青天挟日波中浴,白昼繁星地上跳。 万顷琉璃吹一叶,半簪霜雪快今朝。 庐陵归路从西去,却峭东帆趁落潮。 |
| 庐陵风物素称繁,幕府雄夸列郡间。 从事有才诗笔健,平时无警檄书闲。 清吟良足偿风月,曲宴应频醉髻鬟。 行矣功名及年少,未宜留意属江山。 |
| 芦华明月水茫茫,激箭风舟破冷光。 亲到庐陵酬米价,那时开口便相当。 |
| 轻一尺璧重寸阴,白千丈发丹寸心。 假途游夏时汲汲,归宿渊骞日駸駸。 速肖无拘渠七十,近取莫过吾六一。 气节追还庆历风,文章增广庐陵集。 |
| 待诏何年别玉堂,笔端浑欲继钟王。 官资未出风尘外,踪迹曾亲日月光。 扶老只今非远道,荐能从此有封章。 庐陵若要高文写,争得滁州在故乡。 |
| 天下如今怕县滩,庐陵见说县尤难。 抉搜隐匿啧豪户,迟钝催科怒上官。 革弊有方须是渐,卹民到底莫如宽。 万家壮邑虽烦剧,邑相能贤尽易安。 |
| 逢场作戏又何妨,红粉青娥闹扫妆。 仿佛徐娘风韵在,庐陵莫笑老刘郎。 |
| 昔在方斋老,南游为我言。 庐陵得佳士,康乐有贤孙。 许可渠不易,殷勤相与论。 元宾虽已矣,所与见如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