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云多重阴,凌旦亦可乐。 虚斋坐亭午,寒雨依高阁。 王官有忧责,霖潦河未落。 孝先但欲眠,不奈弟子谑。 黄花迫晚景,白露下丛薄。 独当慰佳节,得酒自斟酌。 |
| 诗坛一何峻,寻盟休论且。 弟子性嗜酒,白莲许入社。 寒水巫阳峡,暮日苍梧野。 大雅久不闻,今侯真作者。 |
| 吾闻圣贤心,不限亲与疏。 义殊目前乖,道同异代俱。 尧舜及周孔,千载趋一途。 盗跖诮孔氏,弟子将党欤。 跖自驱其众,日念杀不辜。 河滨捧土人,海畔逐臭夫。 塞川岂量力,同趣即尔徒。 尔既不自过,反以此为纡。 |
| 儿童犹解仰芬芳,合缀韩门弟子行。 久矣飘蓬疏望履,幸哉拥篲即升堂。 夔龙会合时千载,鸥鹭留连天一方。 遥愿衮衣仍鹤发,年年今日侍君王。 |
| 结茅汝上只三间,种稻城西仅一廛。 梅老外生诗律在,秀公弟子佛心传。 埋盆叠石常幽坐,留客开樽辄醉眠。 闻道邻僧乞米送,时无韩子定谁怜。 |
| 渔阳之鼓动地,蚩尤之旗竟天。 梨园弟子按乐,竹宫方士求仙。 |
| 茶山八十二癯仙,千首新诗手自编。 吟到瘴烟因避寇,贵登从橐只栖禅。 新於月出初三夜,澹此汤煎第一泉。 咄咄逼人门弟子,剑南已见祖灯传。 |
| 卷中课最诗成后,枕上功名睡美余。 弟子解疑常隐几,轮人能笑久观书。 山林沉痼时搔首,松菊耽淫自荷锄。 干世可能寻一饱,虀盐未用食无鱼。 |
| 人前惯出手,退三添作九。 有眼未尝看,无家自能走。 雪峰之句,羚羊挂角。 作他弟子没来由。 龙蛇阵上看谋略。 |
| 布衣驰誉入京都,丹旐俄惊反旧闾。 诸老谁能先贾谊,君王犹未识相如。 三年弟子行丧礼,千两乡人会葬车。 我独空斋挂尘榻,遗编时阅子云书。 |
| 君子非好异,本意亦从众,居然迫所媿,难复趋一哄。 孟轲遇齐王,夫岂不欲用。 万锺养弟子,乃似以利动。 惟其有辞受,百世尊道统。 岂惟圣贤哉,学者固所共。 |
| 学校不兴名教衰,公其一力主张之。 三千弟子还初籍,六一先生入后碑。 |
| 初闻灭度指三弹,俄报荼毗鼻一酸。 始悟杖头挑布袋,不如龛里坐蒲团。 故交相与归函骨,弟子谁来会涅槃。 犹喜喝衣无一物,洞开方丈与人看。 |
| 三回四度,不曾入得径山门。 万恨千愁,今日落在弟子手。 只得欢喜忍受。 |
| 游子从来悲故乡,归来襟袖芷兰芳。 梦魂飞去云涛远,杖策闲行秋水光。 可是梦中曾到此,安知身后却余香。 紫阳弟子有贤子,卜筑新亭真肯堂。 |
| 博士文中贞,垂髫已定交。 雅宜对红药,胡乃涉黄茅。 薄有先生饭,全无弟子嘲。 犹胜迂阔者,荷锸垦荒郊。 |
| 弟子成名众,先生独命穷。 广场双鬓秃,陋巷一瓢空。 鸡馔为亲设,牛衣与妇同。 嗟乎犹蔷寿,神理竟难通。 |
| 倦辔曾投林下宿,短篷重见越江边。 人归河岳仪型在,事隔桑溟特色传。 弟子共谈庭际柏,公卿多识社中莲。 高风自出空王侣,驰誉丹青是可怜。 |
| 苍树寒烟两渺茫,后来谁此吊兴亡。 晋朝风物今流水,萧寺钟声几夕阳。 话燕梁空春雨急,爱鹅人去暮山长。 学书弟子知何在,风过池塘墨尚香。 |
| 少陵今雨无客至,寂寞衡门昼常闭。 孝先酣枕梦周公,弟子虽嘲可无媿。 世上纷纷荣辱多,不如睡中差省事。 小儿忽报煎茶熟,起拥寒炉究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