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讯秦川白发僧,风神清出玉壶冰。 舌翻霹雳谈千偈,心括虚空悟一乘。 插竹宰神朝礼座,笑花弟子日传灯。 玄功已勒浮图石,振策南游拟共登。 |
| 结茅汝上只三间,种稻城西仅一廛。 梅老外生诗律在,秀公弟子佛心传。 埋盆叠石常幽坐,留客开樽辄醉眠。 闻道邻僧乞米送,时无韩子定谁怜。 |
| 作尉孜孜更寒苦,操心至癖不为清。 虽将剑鹤支残债,犹有歌篇取盛名。 尽拟勤求为弟子,皆将疑义问先生。 与君相识因儒术,岁月弥多别有情。 |
| 渔阳之鼓动地,蚩尤之旗竟天。 梨园弟子按乐,竹宫方士求仙。 |
| 烹葵剥枣尽相关,坐到昏钟始下山。 弟子可知皆白足,老夫焉得不苍颜。 花飞日日何曾扫,柳长村村只未攀。 路黑出门灯肯借,画船箫鼓几家还。 |
| 茶山八十二癯仙,千首新诗手自编。 吟到瘴烟因避寇,贵登从橐只栖禅。 新於月出初三夜,澹此汤煎第一泉。 咄咄逼人门弟子,剑南已见祖灯传。 |
| 卷中课最诗成后,枕上功名睡美余。 弟子解疑常隐几,轮人能笑久观书。 山林沉痼时搔首,松菊耽淫自荷锄。 干世可能寻一饱,虀盐未用食无鱼。 |
| 人前惯出手,退三添作九。 有眼未尝看,无家自能走。 雪峰之句,羚羊挂角。 作他弟子没来由。 龙蛇阵上看谋略。 |
| 布衣驰誉入京都,丹旐俄惊反旧闾。 诸老谁能先贾谊,君王犹未识相如。 三年弟子行丧礼,千两乡人会葬车。 我独空斋挂尘榻,遗编时阅子云书。 |
| 弟子舆尸漫有师,圯桥谁共老人期。 龙鱼并出应难识,樗栎无庸幸见遗。 每上楼台瞻北极,愿闻波浪帖南陲。 吴山越水元相接,莫更中流下铁椎。 |
| 曲律昆山最后时,海盐高调教坊知。 至今十棒元宵鼓,绝倒梨园弟子师。 |
| 君子非好异,本意亦从众,居然迫所媿,难复趋一哄。 孟轲遇齐王,夫岂不欲用。 万锺养弟子,乃似以利动。 惟其有辞受,百世尊道统。 岂惟圣贤哉,学者固所共。 |
| 学校不兴名教衰,公其一力主张之。 三千弟子还初籍,六一先生入后碑。 |
| 初闻灭度指三弹,俄报荼毗鼻一酸。 始悟杖头挑布袋,不如龛里坐蒲团。 故交相与归函骨,弟子谁来会涅槃。 犹喜喝衣无一物,洞开方丈与人看。 |
| 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后来。 仗引笙歌大宛马,白莲花发照池台。 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新声一段高楼月,圣主千秋乐未休。 |
| 三回四度,不曾入得径山门。 万恨千愁,今日落在弟子手。 只得欢喜忍受。 |
| 游子从来悲故乡,归来襟袖芷兰芳。 梦魂飞去云涛远,杖策闲行秋水光。 可是梦中曾到此,安知身后却余香。 紫阳弟子有贤子,卜筑新亭真肯堂。 |
| 博士文中贞,垂髫已定交。 雅宜对红药,胡乃涉黄茅。 薄有先生饭,全无弟子嘲。 犹胜迂阔者,荷锸垦荒郊。 |
| 灵絺华阳并,松杉远世氛。 药多前代草,香是隔山云。 花气惟春识,书声只鹤闻。 传经君独往,弟子候河汾。 |
| 弟子成名众,先生独命穷。 广场双鬓秃,陋巷一瓢空。 鸡馔为亲设,牛衣与妇同。 嗟乎犹蔷寿,神理竟难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