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关竹径带晴烟,家住溟州第二天。 绕屋溪声来更远,卷帘山色自堪怜。 家人宿火炊篱菜,坐客清谈汲茗泉。 偏缚尘缨为傲吏,几将乡思赋归田。 |
| 江淮烽火数州连,分镇东吴有岁年。 化雨早清蛟蜃气,文星夜动斗牛躔。 贡来南粤终归汉,书入聊城遂破燕。 天下澄清今日望,角巾未许赋归田。 |
| 王君僧服而胡须,赠我手写千隶书。 秦汉古法沦俗笑,钟王秘刻藏绮疏。 君游市俗谁问此,我好奇古贫无余。 间来古寺看画壁,醉去野店烹寒鱼。 击竹有时谈九命,无钱踏雪走千墟。 问君几晚君何如,家有老婢归田庐。 |
| 信脚东游十二年,甘泉香稻忆归田。 行逢蜀井恍如梦,试煮山茶意自便。 短绠不收容盥濯,红泥仍许置清鲜。 早知乡味胜为客,游宦何须更著鞭。 |
| 度柳依桥瞰渌波,缓寻花径上松坡。 莫嫌去国谋身拙,却是归田得计多。 举世眩名甘汩没,几人闻健得婆娑。 便须和取归来曲,收拾余年老薜萝。 |
| 老得闲来兴味长,问将何事送余光。 春寒拥被三竿日,宴坐忘言一炷香。 报国愧无功尺寸,归田仍值岁丰穰。 枢庭任重才余暇,犹有新篇寄草堂。 |
| 流水漂花,记同寻阆苑,曾宴桃源。 痛饮狂歌,金盏倒垂莲。 未省负、佳时良夜,烂游风月三年。 别後空报瑶琴,谁听朱弦。 风流少年儒将,有威名震虏,谈笑安边。 寄我新诗,何事赋归田。 想歌酒、情怀如旧,後房应也依然。 此外莫问升沈,且斗樽前。 |
| 话别都门岁再除,归田犹复带经锄。 春朝结佩同迎驾,夜雪寒窗并直庐。 东阁何堪薛宣吏,长安久绝子公书。 故人江上新开府,一笑樽前气少舒。 |
| 长年耕凿东皋阿,结得草轩如草蓑。 栖身仅足蔽风雨,抱膝犹能发咏歌。 窗外鸠鸣花雾重,门前犊卧柳阴多。 嗟予久作京华客,未得归田奈尔何。 |
| 觅得荷衣亦偶然,三壬三甲莫虚传。 知无皂盖朱幡分,奈有清泉白石缘。 今日为贫行作吏,他时有路即归田。 头颅自断只如许,但问闲居得几年。 |
| 先生高卧武夷巅,一旦趋朝岂偶然。 报国自期如皦日,归田曾不待来年。 怀铅共叹杨雄老,鞭马今输祖逖先。 册府风流久寥落,送行始复有诗篇。 |
| 万目环观一节东,江酣迟日漾春风。 君王恨见严徐晚,廊庙方资稷契忠。 四蜀正须烦笔下,一言知已定胸中。 少焉我欲归田去,拭目期君鼎鼐功。 |
| 尽室斋心谒梵宫,愿求一语卜穷通。 老夫只欲归田去,懒把前程问志公。 |
| 昔我求友生,周郎早投分。 藻缀摅玄思,雄谈发孤愤。 壁立常晏如,崖检若乖性。 落魄怀英风,晤言每袪吝。 岁中从薄游,时复惠芳讯。 谢秩始归田,延益拟开径。 讵意云靡依,忽随露先尽。 登座挥素琴,巡檐度哀磬。 遗令视约终,裂书寄遐殡。 ¤ |
| 阴檐雪在。 小雨廉纤寒又?。 莫上危楼。 楼迥空低雁更愁。 一杯浊酒。 万事世间无不有。 待早归田。 欲买田无使鬼钱。 |
| 纵棹越溪船。 破浪冲涛到碧湾。 种就长堤千亩竹,无边。 插玉屯云满渭川。 平日乐归田。 不恋荣华不慕仙。 得个容身栖隐处,宽闲。 每日江边理钓竿。 |
| 周界西穷陕,常山北尽边。 关河相望日,容鬓各衰年。 蓬乱将风野,禽稀欲雪天。 治戎如有暇,莫惜赋归田。 |
| 幸叨持橐侍甘泉,敢意恩荣慰暮年。 紫绶金章光照地,丝鞭玉勒喜朝天。 儿曹莫起无鱼叹,人世难为跨鹤仙。 报国无功还自愧,直须及早决归田。 |
| 相州锦好。 待到相州人已老。 颍水归田。 白鹭惊猜已十年。 太师尚父。 晚遇明时方用武。 大笑相逢。 把酒家乡是客中。 |
| 贱迹归田里,高怀不世情。 细倾忧国酒,频话及时耕。 紫橐恩将近,茅茨计未成。 攀辕无好语,所愿达时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