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明朝「归路」的诗词
  • 1 [明] 张羽

    《拟古(四首)》

    薄游上东门,南望青山阿。
    松柏郁苍苍,绝顶亦嵯峨。
    中有避世者,存身养元和。
    我欲求其人,年岁空蹉跎。
    驱车寻归路,延目望三河。
    古来节侠士,孤坟蔽蓬科。
    杀身不成仁,倏如飞鸟过。
    宛转采芝曲,令人生叹嗟。
    ¤
  • 2 [明] 揭轨

    《夏日留田家》

    停午暂休骑,道暍投田家。
    风株带暝姿,高树乱啼鸦。
    田翁喜客至,为摘园中瓜。
    解鞍藉莓苔,移席扫落花。
    相留至夜分,烟月石林斜。
    相如方病渴,归路茂陵赊。
  • 3 [明] 马之骏

    《聊园晚步二首》

    问病过邻舍,乘闲葺旧篱。
    牛知自归路,鸟乱欲栖时。
    暮景不堪驻,孤怀谁与期。
    畦丁报寒早,催护隔年枝。
    ¤
  • 4 [明] 许穀

    《集沈大理次韵》

    青鬓仙人列九卿,锦觞邀客对春城。
    筵前香篆将花气,院外松风杂鸟声。
    山带钟陵苍霭合,池分玄武绿波平。
    追欢近夜飘疏雨,归路垂鞭信马行。
  • 5 [明] 金大车

    《雨花台观月》

    高台上与碧云齐,坐看冰轮出海西。
    吴苑参差双阙迥,楚天高阔万峰低。
    灯悬村落昏初见,帆出江烟远欲迷。
    疑向广寒归路晚,满身风露夜凄凄。
  • 6 [明] 祝祺

    《寄苏先生正》

    西风倚棹问归程,诗酒应多慰别情。
    黄叶疏钟溪上寺,白云孤角海边城。
    鸥飞烟渚连秋色,雁下寒塘起暮声。
    回首天涯嗟落莫,夕阳归路万山晴。
  • 7 [明] 汪广洋

    《江上(五首。戊申夏,奉召回京)》

    归路贪行不觉多,馆夫连日棹江波。
    满船争唱湖州调,两岸云山侧枕过。
  • 8 [明] 吴孺子

    《江上逢王九归武林》

    江上逢王九,孤舟日已斜。
    红妆恼春夜,白发醉谁家。
    断岸深无柳,荒村半有花。
    武林山水地,归路勿云赊。
  • 9 [明] 何白

    《淮阳归兴四首》

    淮泗秋风动地来,月明如水雁声哀。
    南经伍员吹篪市,北眺曹公较弩台。
    归路渐香菰米饭,佳期已负菊花杯。
    愁闻烽火连东北,极目浮云黯未开。
    ¤
  • 10 [明] 雪山法师

    《佳处亭望金山》

    迎风独倚最高台,漠漠平沙孤屿开。
    短塔正如看水立,危峰争欲渡江来。
    于时白浪千帆下,何处青天一鹤哀。
    兴剧不知归路晚,淡烟斜日满蒿莱。
  • 11 [明] 任瀚

    《五丁峡别衡崐》

    峡天猿啸万山秋,御宿相逢转别愁。
    后会知谁先白发,清时劳汝问沧洲。
    胡床对月此村夜,霜杵捣衣何郡楼。
    闻道西京最萧瑟,可堪归路曲江头。
  • 12 [明] 林鸿

    《逢牛尊师》

    道逢牛道士,把酒醉云房。
    龙问壶中诀,人传《肘后方》。
    久知凫是舄,更指石为羊。
    遣兴聊题翰,无言但括囊。
    秋星明剑气,夜月酿丹光。
    酣饮从倾倒,神游极混茫。
    别情波渺渺,归路树苍苍。
    又棹扁舟去,寻云到草堂。
  • 13 [明] 杨基

    《观宜春侯旋师》

    瘴地收蛮后,烟江棹桨过。
    旌旗皆绣虎,鼓角半吹螺。
    圣化方无外,民心讵有讹。
    马循归路熟,人比去时多。
    喜气浮三峡,军声动九河。
    遥知双阙下,齐进太平歌。
  • 14 [明] 葛一龙

    《雨夜舟中怀实父弟》

    风急雨声乱,飒来愁满天。
    不知飘泊处,可有故乡船。
    归路关前梦,残更榜上年。
    半生兄弟念,多负看山眠。
  • 15 [明] 吴兆

    《送刘休渊归中都》

    白下怜君失意频,濠梁归路听莺新。
    数家古市低攒树,十里平芜远见人。
    河上虹分官渡雨,城头花压驿楼春。
    交游已自随金散,羸马萧萧独问津。
  • 16 [明] 吴宽

    《送原辉南还(九月二日)》

    清秋欲尽向南旋,别泪何堪重泫然。
    吾已行年当五十,汝今归路又三千。
    亦知禁酒胜良药,好为修书附便船。
    旧业东城劳葺理,相期岁晚在园田。
  • 17 [明] 陈继儒

    《同辰玉过澹圃》

    解带入幽丛,微凉下井桐。
    谁为起予者,取次得君同。
    雀乳槐花雨,鱼皦稻叶风。
    琴尊不觉暮,归路月华东。
    山镵汲冢书千笈,雨甲烟芽菜一筐。
    羡汝半生真可了,满鞋红叶看斜阳。
  • 18 [明] 林鸿

    《秋日同韩玄登凌霄台》

    故人多逸兴,携手上高台。
    赋为闲居作,怀因远眺开。
    秋阴将日去,雁影带寒来。
    归路瞻衡宇,松门掩绿苔。
  • 19 [明] 杜琼

    《采菱图》

    苕溪秋高水初落,菱花已老菱生角。
    红裙绿髻谁家人,小艇如梭不停泊。
    三三两两共采菱,纤纤十指寒如冰。
    不怕指寒并刺损,只恐归家无斗升。
    湖州人家风俗美,男解耕田女丝枲。
    采菱郎是采桑人,又与家中助生理。
    落日青山敛暮烟,湖波十里镜中天。
    清歌一曲循归路,不似耶溪唱采莲。
  • 20 [明] 许篈

    《牵情引》

    熊州楼观飞云外,白简霜威凌皂盖。
    组练三千引绣衣,罗裙二八鸣珠带。
    九华之帐香氤氲,寂寂琼楼午夜分。
    苎里佳人娇荐枕,巫山仙子渺行云。
    牵情梦罢看归路,别恨迢迢隔烟雾。
    妾心苦作藕中丝,郎意何如荷上露。
    锦水东西杨柳新,往来愁杀断肠人。
    欲将心事寄青鸟,芳草年年空复春。
相关诗人
相关字典
名句 | 成语大全 | 宠物百科 | 杂谈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