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春游揽足诗歌,寄与南阳语思多。 若忆钱塘曾到处,西湖仍是旧烟波。 |
| 脚蹈鸡翘豹尾间,心飞碧岫白云端。 人看疏傅如图画,帝念严光返钓滩。 玉殿松班唐次对,竹宫茅立汉祠官。 自怜病鹤樊笼底,万羡冥鸿片影寒。 |
| 海上三神宅,人间陆放翁。 谈谐诗雅咏,任己易屯蒙。 松竹当姬侍,鸥禽是仆童。 后来那可计,应有不如公。 |
| 东周尊夹辅,西汉重行春。 风化本从召,河山来自秦。 选良出旧诏,出守必名臣。 导从驰千骑,朱丹照两轮。 宴杯深畏卯,湖水净连申。 重见甘棠咏,争传乐府新。 |
| 久贰甘泉计,新陪丹府游。 天深巢鶠阁,地重凿龙州。 驱弩军装盛,依莲客藻遒。 别魂惊黯黯,循政伫优优。 旧畤连睢远,长汾抱晋流。 劭农知俗美,虞畔记耕畴。 |
| 虬髯铁干老嶙峋,气格俨然冠剑臣。 应为孤高多绝物,未妨偃蹇且全身。 雪中屈折如颓玉,雨后淋漓又吐茵。 抚手摩挲三叹息,世间那有独醒人。 |
| 难寻华表与丰碑,三尺坟台山四围。 翁仲多年苍佩剥,子孙寒食纸钱稀。 瘦藤拔地长蛇走,灌木维垣野鼠肥。 远也久违乡族去,忍将椒酒酹斜晖。 |
| 来时柳未芽,去见杏吐萼。 相欢无几日,节候已非昨。 邂逅二十年,三遇二暌索。 会合信难常,焉用计疏数。 |
| 官府新辞上界仙,碧瑶沿口晋桃源。 默存常在清都境,归去休芜靖节园。 为问隆楼并杰阁,何如易野及平原。 明年大作南溪社,会访拾遗花柳村。 |
| 我欲登仙换凡骨,飞上云头窥月窟。 羿妻问我何自来,笑指广寒令径入。 归来却见半隐翁,月台如在神仙中。 霓裳歌舞不用觑,把酒长啸生清风。 |
| 春阳竞妩媚,百卉颜色好。 凉秋风露来,往往竞枯槁。 一朝受霜雪,脱落遽如扫。 特立金石姿,青青未尝老。 下视软美辈,摧折不自保。 古人几失言,疾风知劲草。 |
| 一时翰墨颇横流,谁以斯文坐镇浮。 后学不虚称吏部,此生曾是识荆州。 相逢未改旧青眼,自笑无成今白头。 闻道少林新得髓,离言语次许参不。 |
| 姑射山前雪照人,长安水料态尤真。 步摇翘玉中心整,璎珞涂金四面匀。 常笑荼醾藏浪蕊,独陪芍药殿馀春。 自从唐代来天女,直到平园见后陈。 |
| 姑射山前雪照人,长安水畔态尤真。 步摇翘玉中心整,瓔珞涂金四面匀。 常笑荼醾藏浪蕊,独陪芍药殿馀春。 自从唐代来天女,直到平园见后陈。 |
| 十年不侍殿东头,临水登山隐者流。 一眼瞳方无异相,三层勾曲有巍楼。 幸殊王粲非吾土,何事庞公不入州。 至后腊前天欲雪,扁舟乘兴肯来不。 |
| 吞舟尺泽岂能容,此地谁知著卧龙。 当日春风生笔底,至今山色十分浓。 |
| 赤壁奴台视白楼,五言端的胜苏州。 政缘不得文章力,故许江山作意游。 |
| 当年随意乐江天,句句新诗尽可传。 事业文章两俱美,先生兼比二公贤。 |
| 腷膊鸡声夜向晨,东方飞景到云林。 帘帏已是曈曈晓,庭户全无噎噎阴。 可是梧桐长得地,也知葵藿久倾心。 日边早晚来环赐,见说清光注意深。 |
| 几日风沙结襟袖,忽传嘉惠眼重开。 交情不改乘车约,和气先随掞藻来。 元帅本由诗礼选,行人愧匪语言才。 相逢且喜论平素,若校文章未易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