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塘新水平,红槛小舟轻。 解缆随风去,开襟信意行。 浅怜清演漾,深爱绿澄泓。 白扑柳飞絮,红浮桃落英。 古文科斗出,新叶剪刀生。 树集莺朋友,云行雁弟兄。 飞沉皆适性,酣咏自怡情。 花助银杯气,松添玉轸声。 鱼跳何事乐,鸥起复谁惊。 莫唱沧浪曲,无尘可濯缨。 |
| 喜闻韩古调,兼爱近诗篇。 玉磬声声彻,金铃个个圆。 高疏明月下,细腻早春前。 花态繁于绮,闺情软似绵。 轻新便妓唱,凝妙入僧禅。 欲得人人伏,能教面面全。 延之苦拘检,摩诘好因缘。 七字排居敬,千词敌乐天。 殷勤闲太祝,好去老通川。 莫漫裁章句,须饶紫禁仙。 |
| 昨夜江楼上,吟君数十篇。 词飘朱槛底,韵堕渌江前。 清楚音谐律,精微思入玄。 收将白雪丽,夺尽碧云妍。 寸截金为句,双雕玉作联。 八风凄间发,五彩烂相宣。 冰扣声声冷,珠排字字圆。 文头交比绣,筋骨软于绵。 澒涌同波浪,铮鏦过管弦。 醴泉流出地,钧乐下从天。 神鬼闻如泣,鱼龙听似禅。 星回疑聚集,月落为留连。 雁感... |
| 大江深处月明时,一夜吟君小律诗。 应有水仙潜出听,翻将唱作步虚词。 |
| ...予编次文集而叙之。 凡五秩,每秩十卷,迄长庆二年冬,号白氏长庆集。 尔来复有格诗、律诗、碑、志、序、记、表、赞,以类相附,合为卷轴,又从五十一以降,卷而第之。 是时大和二年秋,予春秋五十又七,目昏头白,衰也久矣,拙音狂句,亦已多矣。 由兹而后,宜其绝笔,若余习未尽,时时一咏,亦不自知也。 因附前集报微之,故复序于卷首云尔。 |
| 贞机澹少思,雅尚防多僻。 揽葛犹不畏,劳形同处瘠。 头焦讵是焚,背汗宁关炙。 方欣见润础,那虞悲铄石。 道与古人期,情难物外适。 几怀朱邸绶,颇旷金门藉。 清奥已萧萧,陈柯将槭槭。 玉律诗调正,琼卮酒肠窄。 衣桁袭中单,浴床抛下绤。 黎侯寓于卫,六义非凡格。 |
| 莫问疏人事,王侯已任伊。 不妨随野性,还似在山时。 静入无声乐,狂抛正律诗。 自为仍自爱,清净里寻思。 莫问伊嵇懒,流年已付他。 话通时事少,诗着野题多。 梦外春桃李,心中旧薜萝。 浮生此不悟,剃发竟如何。 莫问休行脚,南方已遍寻。 了应须自了,心不是他心。 赤水珠何觅,寒山偈莫吟。 谁同论此理,杜口少知音。 莫问孱愚格,... |
| ...元和体变新。 [微之长庆初知制诰,文格高古,始变俗体,继者效之也。 众称元白为千字律诗,或号元和格。 ]各有文姬才稚齿,俱无通子继余尘。 [蔡邑无儿,有女琰,字文姬。 陶潜小儿名通子。 ]琴书何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