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宋朝「得名」的诗词
  • 1 [宋] 喻良能

    《登清音堂》

    洲以檀槽旧得名,风来草木自成声。
    青衫司马令人恨,只作浔阳送客行。
  • 2 [宋] 苏舜钦

    《题花山寺壁》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 3 [宋] 王相

    《吉祥草》

    得名良不恶,萧洒在山房。
    生意无休息,存心固久长。
    风霜徒自老,蜂蝶为谁忙。
    岁晚何人问,山空暮雨荒。
  • 4 [宋] 释子淳

    《颂古一○一首》

    宝杖亲携挂翠缨,徘徊常绕玉阶行。
    转身就父无标的,拈却花冠不得名。
  • 5 [宋] 陈师道

    《鸡笼镇》

    河市新经集,鸡笼旧得名。
    初闻北人语,意作故乡声。
    客久艰难极,情忘去就轻。
    空虚仍废忘,何以慰诸生。
  • 6 [宋] 赵师秀

    《赠汤巾》

    黄金榜内人,枉刺忽相亲。
    怪得名差异,吟来句极新。
    独眠秋寺雨,罕踏帝城尘。
    何限高科客,因容不重身。
  • 7 [宋] 陆游

    《自嘲》

    受福元无一羽轻,岂如造物假余生。
    抱痾不死跻高寿,遇乱能全见太平。
    投渚断鸿常自闵,营巢倦鹊固难成。
    乘除亦有堪惭处,记诵文辞误得名。
  • 8 [宋] 释智愚

    《昌老号竹溪》

    疏疏绿影酿寒清,高节虚心久得名。
    不见月明流水处,好风时引凤雏声。
  • 9 [宋] 贾似道

    《琼花》

    寂寂蕃百观里花,伊谁封殖得名嘉。
    应知天下无他本,惟有扬州是尔家。
    种雪春温团影密,攒冰香重压枝斜。
    倚阑莫问荣枯事,付与东风管物华。
  • 10 [宋] 葛起耕

    《览镜》

    览镜羞看鬓点霜,若云动业更堪伤。
    已甘身向山中老,安得名留海内香。
    雅志拟联高士传,倦游慵入少年场。
    长吟酒醒凭阑处,更听秋碪答暮螀。
  • 11 [宋] 陆游

    《梅花》

    折得名花伴此翁,诗情恰在醉魂中。
    高标不合尘凡有,尤物真穷造化功。
    雾雨更知仙骨别,铅丹那悟色尘空。
    前身姑射疑君是,问道端须顺下风。
  • 12 [宋] 徐集孙

    《习懒》

    风撼西窗夕照明,习成懒散澹无营。
    颇谙读易深知命,却怕吟诗浪得名。
    款对山僧开月酒,旋蒸湖蟹切秋橙。
    有来归自江干客,为说钱塘潮信平。
  • 13 [宋] 车瑾

    《马家山》

    山头红日生,山下蚁蛙争。
    朝市谁能问,烟云我自耕。
    胡麻调紫蕨,黄独煮香秔。
    无意随园绮,逃名更得名。
  • 14 [宋] 赵蕃

    《再呈思永》

    宝气疑犹在,诸公盛得名。
    新知虽可乐,旧恨卒难平。
    我句野无格,君诗工莫评。
    青钱宜妙选,墨绶盍迟行。
  • 15 [宋] 苏辙

    《寓居六咏》

    山丹妶南土,盈尺愧西京。
    所至曾无比,知非浪得名。
    未须求别种,尚欠剥繁英。
    行复春风度,天涯眼暂明。
  • 16 [宋] 释智愚

    《游棲霞观》

    海上多幽迹,寻碑始得名。
    仙成丹灶冷,霞暖地花生。
    有鹤久不死,见人长欲鸣。
    坛西羽衣子,知我不虚行。
  • 17 [宋] 吕人龙

    《上融堂》

    直道人间未可孤,朝廷有意用真儒。
    故将能鉴烦司马,不使春秋欠董狐。
    握节米猪高节不,盗名齐豹得名无。
    若商败狄鏖秦事,先轸何尝是匹夫。
  • 18 [宋] 罗少微

    《地藏塔》

    还岭峰头霁色清,知微曾此学无生。
    鸟从青壁屏边过,人在白云天际行。
    一片晴霞迎晓日,万年松桧起秋声。
    个中仙景真奇绝,宝塔玲珑最得名。
  • 19 [宋] 徐集孙

    《冷泉亭》

    山远源深绝市声,许由因此隐方成。
    一生独喜枕流好,万事何如酌水清。
    野衲洗心滋味淡,骚人照影得名轻。
    软红尘里浑如醉,谁识斯泉可濯缨。
  • 20 [宋] 吴中复

    《齐山图》

    当时齐映为州日,从此山因姓得名。
    却自牧之赋诗后,每逢秋至菊含情。
    行寻古洞诸峰峭,坐看寒溪数曲清。
    梦到亦须尘虑息,那堪图画入神京。
相关字典
相关词典
名句 | 成语大全 | 宠物百科 | 杂谈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