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口推文伯,何人识吏师。 义襟惟古有,心地只天知。 至死终无玷,平生本不欺。 在公亡可憾,犹恨哲人萎。 |
持钵去,持钵归。 草鞋根断通消息,玲珑八面尽光辉。 游魔宫,入虎穴。 当机撞著恶聱头,直教心地顿休歇。 |
人生自得即逍遥,到底声名不用高。 心地一朝收汗马,泰山万仞等秋毫。 处囊脱颖君非晚,为米折腰余惮劳。 喜得新诗当又选,何须痕饮读离骚。 |
乃翁志欲卧烟霞,宅枕清江欲泛槎。 心地共知容渤澥,梦魂曾不到京华。 伯鱼久已闻贤训,魏子端能起外家。 瀰望三江梁下水,陇西德泽信无涯。 |
汉帝伤心地,羹墙梦正劳。 珠藏超赤水,鼎在泣乌号。 神藻光仍焕,仁风远更翱。 百皇谁比德,商庙独推高。 |
万古须弥顶,尝于芥子看。 怜君作书窟,唤客筑诗坛。 默识眼界净,忘忧心地宽。 老来同此味,广夏任高寒。 |
三月安居已半过,虚明心地又如何。 有求宛然成机巧,无作方能不较多。 炉里寒灰香旖旎,岩前枯木叶婆娑。 白头人在千峰上,妙唱新丰一曲歌。 |
万个琅玕爽气浮,何妨暂借着时流。 世人奔竞长为暑,心地清凉即是秋。 普供茶瓜醒眊矂,自携枕簟足夷犹。 从今只有山林好,浮世炎炎卒未休。 |
道人心地古为徒,野鹤昂藏白月孤。 我亦生来世缘薄,回思昏宦欢非夫。 |
杨柳东风尽日吹,柔条应自不禁持。 都门三月伤心地,强半青青赠别离。 |
目力所临皆在下,亭名绝览未为叨。 丈夫心地须趣出,此外当知更有高。 |
挥笔将如解愠何,层冰列鉴谩峨峨。 要知心地清无暑,端为全钟四气和。 |
游锡遍他方,归休静默堂。 孤吟时有得,诸念若为忘。 删竹减庭翠,煮茶生野香。 云山莫腾诮,心地本清凉。 |
千顷东湖风月中,去年厌看藕花红。 可惊云水将身远,不得琴书与子同。 四海人才尊一老,百年门户到三公。 传家报国诸君事,心地勤收汗马功。 |
心地长闲为己物,年华不驻是天时。 当时海上乘槎客,维楫都无行所之。 |
符箓玉搔头,艾虎青丝鬓。 一曲清歌倒酒莲,尚有香蒲晕。 角簟碧纱厨,挥扇消烦闷。 唯有先生心地凉,不怕炎曦近。 |
笊篱木杓,钱贯井索。 受用见成,家风廓落。 生涯放得信缘看,佛法更於何处著。 不用安排只麽从,自然心地常安乐。 |
世机无路恼天真,心地逍遥万象新。 久戍金河归塞客,却浮鲸海到家人。 静封药灶移文火,间看花阴上舞茵。 应笑公侯方内热,六街奔走利名尘。 |
年加心地转如灰,书箧经旬亦懒开。 诗句偶吟皆感事,文章无用独伤才。 秋蝉残韵摇疏树,夕照寒光下古台。 闲绕岸莎看野水,暗流红叶不重回。 |
大都修炼似蒸沙。 阴阳失两家。 正如飞鳌舞长蛇。 宁知饮月华。 回老貌,假群姓。 熏蒸成绛霞。 但教心地不倾斜。 巢中能养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