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东风尽日吹,柔条应自不禁持。 都门三月伤心地,强半青青赠别离。 |
道人飞来朗风岑,玄都上下三青禽。 傅桑已作青海断,鳌丘又逐罗浮沉。 初见蜍精生月腹,前身捣药婆娑明。 还仙服食终恍惚,天上仙骸成积林。 手持女娲百炼笛,笛中吹破天地心。 心地心,何高深。 八千岁,无知音。 |
天上万年枝,人间不可窥。 道场三教会,心地百王期。 侍读沾恩早,传香驻日迟。 在筵还向道,通籍许言诗。 空愧陪仙列,何阶答圣慈。 从今精至理,长愿契无为。 |
目力所临皆在下,亭名绝览未为叨。 丈夫心地须趣出,此外当知更有高。 |
挥笔将如解愠何,层冰列鉴谩峨峨。 要知心地清无暑,端为全钟四气和。 |
游锡遍他方,归休静默堂。 孤吟时有得,诸念若为忘。 删竹减庭翠,煮茶生野香。 云山莫腾诮,心地本清凉。 |
千顷东湖风月中,去年厌看藕花红。 可惊云水将身远,不得琴书与子同。 四海人才尊一老,百年门户到三公。 传家报国诸君事,心地勤收汗马功。 |
心地长闲为己物,年华不驻是天时。 当时海上乘槎客,维楫都无行所之。 |
几生余习在,时复作微吟。 坐夏莓苔合,行禅桧柏深。 入山成白首,学道是初心。 心地不移变,徒云寒暑侵。 |
山寒草堂暖,寂夜有良朋。 读易分高烛,煎茶取折冰。 庭垂河半角,窗露月微棱。 俱入论心地,争无俗者憎。 |
符箓玉搔头,艾虎青丝鬓。 一曲清歌倒酒莲,尚有香蒲晕。 角簟碧纱厨,挥扇消烦闷。 唯有先生心地凉,不怕炎曦近。 |
忽随南棹去衡阳,谁住江边树下房。 尘梦是非都觉了,野云心地更何妨。 渐临瀑布听猿思,却背岣嵝有雁行。 想到中峰上层寺,石窗秋霁见潇湘。 |
宝马鸣珂踏晓尘,鱼文匕首犯车茵。 适来行哭里门外,昨夜华堂歌舞人。 秉烛朝天遂不回,路人弹指望高台。 墙东便是伤心地,夜夜流萤飞去来。 |
笊篱木杓,钱贯井索。 受用见成,家风廓落。 生涯放得信缘看,佛法更於何处著。 不用安排只麽从,自然心地常安乐。 |
心地频频扫,尘情细细除。 莫教坑堑陷毗卢。 常静常清,方可论元初。 性烛频挑剔,曹溪任吸呼。 勿令喘息气声粗。 昼夜绵绵,端的好功夫。 |
为君憔悴春能几。 忘不了、东风意。 燕子声高惊晓睡。 玉楼帘卷,朱扉环动,人在伤心地。 罗袖动春香不已。 折得花枝倩谁寄。 徘徊簪向宜春髻。 收奁未竟,薰衣欲换,蓦地垂娇泪。 |
世机无路恼天真,心地逍遥万象新。 久戍金河归塞客,却浮鲸海到家人。 静封药灶移文火,间看花阴上舞茵。 应笑公侯方内热,六街奔走利名尘。 |
年加心地转如灰,书箧经旬亦懒开。 诗句偶吟皆感事,文章无用独伤才。 秋蝉残韵摇疏树,夕照寒光下古台。 闲绕岸莎看野水,暗流红叶不重回。 |
大都修炼似蒸沙。 阴阳失两家。 正如飞鳌舞长蛇。 宁知饮月华。 回老貌,假群姓。 熏蒸成绛霞。 但教心地不倾斜。 巢中能养鸦。 |
昼短图书看不了,夜长鼓角睡难堪。 老怀骚屑谁为伴,心地空虚成妄谈。 酒少不妨邻叟共,病多赖有衲僧谙。 积阴深厚阳初复,一点灵光勤自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