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人三十二,已赋二毛悲。 况乃踰强仕,何能怨始衰。 星星簪外出,冉冉鑑中垂。 颜负前丹渥,心惊故石移。 袁公忧汉室,蜀客问湘累。 此际重搔首,孤怀君讵知。 |
| 创平痛方定,醉甚忽解酲。 乃作翻然思,遽能免心惊。 君子足远虑,小人无隐情。 有言傥鄙一,守口何如瓶。 |
| 一水双崖千万萦,有天无地只心惊。 无人打杀杜鹃子,雨外飞来头上声。 |
| 目尽西风落照边,危亭负景故依然。 重来身忝二千石,老去心惊十九年。 种柳已高丹槛外,栽花犹占绿窗前。 不堪纱发纷垂领,还愧青春令尹贤。 |
| 往年茅屋水,痕过一由旬。 人论主宜夏,心惊已畏春。 花光如劝酒,山色独谈真。 补拙供吟课,聊开一笑频。 |
| 晓色兼秋色,蝉声杂鸟声。 壮怀销铄尽,回首尚心惊。 |
| 酸风射眼旧沙头,我亦从来两鬓秋。 万里客心惊塞雁,五更归梦化江鸥。 山川信美坐成晚,风景不殊看总愁。 征筑百年无了日,老天亦自厌兵休。 |
| 郭外湘江清彻底,江头石壁新如洗。 呼舟斜日度空明,脱帽中流照清泚。 一声欸乃忽心惊,曾与渔郎有旧盟。 日暮征车犹未已,鬓毛发此欲何营。 |
| 少日功名谓立成,壮年漂荡已心惊。 正平只合依文举,元亭何妨慕孔明。 墓上征西真底用,生前杯酒未宜轻。 田园待足何时中,归赴空山猿鹤盟。 |
| 我前十日至,柳叶不蔽日。 我后十日来,芳条如绀室。 枝间有好鸟,鸣和若琴瑟。 渠渠哺其雏,啄我园中实。 梢梢笋成竹,濯濯草过尺。 心惊岁已半,念此日月疾。 朝来数叶堕,盛夏有萎色。 悲哉一阴生,长养从此极。 |
| 春到科馀去住间,玉楼无处不轻寒。 鲜鲜魏女履下履,粲粲真妃冠上冠。 眼乱互摇歌扇羽,心惊添堵粉闱襕。 东君厚薄非无意,一种馨香两眼看。 |
| 十载吾庐信不通,偶来仁里一尊同。 心惊人物如江左,眼净林塘似洛中。 著日晶明松下雪,弄波萧瑟竹间风。 浇花酿酒勤料理,作记东园有醉翁。 |
| 峡山未到日日愁,峡山已到愁却休。 不是朝来愁便散,愁杀人来山不管。 昨宵远望最高尖,今朝近看云隔帘。 楼船冲雨过山下,两扇屏风生色画。 江神不遣客心惊,云去云来遮岩扃。 忽然褰云露山脚,仰见千丈翠玉削。 篙师相贺涨痕落,今夕可到鸦矶泊。 |
| 客心惊岁春,不奈送愁频。 茅屋夜来雪,梅花江上春。 驱车断行旅,闭户有高人。 奚待扁舟与,风期暗与新。 |
|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
| 远别离,明当入蜀去。 酒酣日落客心惊,起与仆夫先议路。 引车在庭牛在槽,桐枝袅袅秋风豪。 别情惆怅气不下,酒觞翻污麒麟袍。 缓缓清歌慰幽独,不惜更长更烧烛。 赠君发上古搔头,莫易此心如此玉。 平生每笑花飞片,东家吹落西家怨。 但得归时似别时,相知何必长相见。 |
| 仆夫顾我悲,辕马局不行。 古来离别地,青草不复生。 居人攀桃李,怅望难为情。 流尘起阡陌,远树花冥冥。 莫向秦东亭,唱此《东门行》。 土中有死骨,闻之复心惊。 |
| 会稽城畔不见海,会稽城里海有声。 此海之声三尺桐,渺如渤澥含太清。 惜哉寂寥三十载,月出愁空不肯明。 邂逅彼孙曰冲照,燕坐之余秋色横。 摇手照乎休可已,悲风河水客心惊。 我少学此今白发,念昔知音冢草生。 亦复何人能子知,空问世身不得轻。 庭鹤待此朝入馔,子食有禁宁无情。 |
| 碧霄如水月如钲。 今宵知为我,特分明。 冰壶玉界两三星。 清露下,渐觉湿衣轻。 高树点流萤。 秋声还又动,客心惊。 吾家水月寄昭亭。 归去也,天岂太无情。 |
| 春山愁对修眉绿。 春衫谁为裁冰縠。 日暮倚阑干。 不禁烟雾寒。 湖边归去路。 犹记传觞处。 往事等空花。 客心惊岁华。 |